[发明专利]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4923.4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希;李航宇;李吉;李茂本;王科琴;侯兵兵;董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12 | 分类号: | D04C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运酬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29 | 代理人: | 卢雪梅 |
地址: | 317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绳索 连接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索(2)、横索(1)、柔性卸扣(3),所述纵索(2)包括纵向绳索(6)和纵向眼环(7),所述横索(1)包括横向绳索(4)和横向眼环(5),所述柔性卸扣(3)包括柔性绳体(9)、柔性绳环(8)和柔性绳结(10),所述柔性卸扣(3)分别穿过纵向眼环(7)、横向眼环(5),使纵索(2)与横索(1)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绳环(8)、柔性绳体(9)与柔性绳结(10)为一体编织结构,柔性绳环(8)为柔性绳体(9)打结而成的环体结构,柔性绳环(8)和柔性绳结(10)位于柔性绳体(9)的两端,通过抽动柔性绳体(9)可以调节柔性绳环(8)的环体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绳索(4)与横向眼环(5)为一体编织而成,横向眼环(5)由横向绳索(4)的端部本体插编而成,所述纵向绳索(6)与纵向眼环(7)为一体编织而成,纵向眼环(7)由纵向绳索(6)的端部本体插编而成,两根相对独立设置的所述纵索(2)形成一根纵向绳体,两根相对连接设置的所述横索(1)形成一根横向绳体,所述柔性卸扣(3)为一个,一个柔性卸扣(3)固定连接一根纵向绳体和一根横向绳体,或者,一个柔性卸扣(3)固定连接一根纵向绳体和多根横向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绳索(4)与横向眼环(5)为异体编织而成,横向眼环(5)由横向绳索(4)的非端部异体插编而成,所述纵向绳索(6)与纵向眼环(7)为异体编织而成,纵向眼环(7)由纵向绳索(6)的非端部异体插编而成,一个所述柔性卸扣(3)固定连接一根纵索(2)和一根横索(1),或者,一个所述柔性卸扣(3)固定连接一根纵索(2)和多根横索(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纵向绳体由独立的两根纵索(2)组成,一个所述横向绳体由横向眼环(5)相互交叉编织或者相互堆叠的两根横索(1)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横索(1)在进行横向眼环(5)本体插编的时候,将两根横索(1)的末端进行先交叉后编织,形成的两个横向眼环(5)相互穿过彼此,使得两个横索(1)通过横向眼环(5)串联成一个横向绳体;
(2)将连接好的横向绳体平铺在平面上;
(3)将编织完成的相对独立的两个纵索(2)相对放置于横向绳体的两侧,(4)将柔性卸扣(3)的柔性绳环(8)穿过其中一个纵索(2)的纵向眼环(7),再穿过两根横索(1)重合部位的横向眼环(5),最后穿过另外一个纵索(2)的纵向眼环(7);
(5)将柔性卸扣(3)绕第二圈,将柔性绳环(8)再次绕过其中一个纵索(2)的纵向眼环(7),再穿过两根横索(1)重合部位的横向眼环(5),最后再穿过另外一个纵索(2)的纵向眼环(7),调整柔性卸扣(3)缠绕的松紧程度;
(6)通过在柔性绳环(8)与柔性绳体(9)的交叉点处拉动柔性绳体(9)的单根绳索来扩大柔性绳环(8),直到柔性绳环(8)可以套设在柔性绳结(10)上;
(7)将柔性绳结(10)穿过柔性绳环(8),将柔性绳结(10)停在柔性绳结(10)和柔性绳环(8)的交叉点附近,沿相反方向拉动同一根柔性绳体(9)的绳索,固定柔性绳环(8),用手拧紧柔性绳环(8);
(8)完成连接后,当柔性卸扣(3)被施以载荷时,柔性绳体(9)中的两根绳索将调整并保持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可以是,横索(1)在进行横向眼环(5)本体插编的时候,分别将两根横索(1)的末端进行插编眼环,两个编织好的横向眼环(5)相互堆叠,通过柔性卸扣(3)分别穿过两个横向眼环(5)使两根横索(1)连接成一个横向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多轴向的绳索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横索(1)分别在非端部进行异体编织横向眼环(5),纵索(2)分别在非端部进行异体编织纵向眼环(7);
(2)将编织完成的横索(1)平铺在平面上;
(3)将编织完成的纵索(2)与横索(1)交叉放置;
(4)将柔性卸扣(3)的柔性绳环(8)穿过其中纵索(2)的纵向眼环(7),再穿过横索(1)的横向眼环(5);
(5)将柔性卸扣(3)绕第二圈,将柔性绳环(8)再次绕过纵索(2)的纵向眼环(7),再穿过横索(1)的横向眼环(5),调整柔性卸扣(3)缠绕的松紧程度;
(6)通过在柔性绳环(8)与柔性绳体(9)的交叉点处拉动柔性绳体(9)的单根绳索来扩大柔性绳环(8),直到柔性绳环(8)可以套设在柔性绳结(10)上;
(7)将柔性绳结(10)穿过柔性绳环(8),将柔性绳结(10)停在柔性绳结(10)和柔性绳环(8)的交叉点附近,沿相反方向拉动同一根柔性绳体(9)的绳索,固定柔性绳环(8),用手拧紧柔性绳环(8);
(8)完成连接后,当柔性卸扣(3)被施以载荷时,柔性绳体(9)中的两根绳索将调整并保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9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