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电能替代扩散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4362.8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郝思鹏;于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17/18;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刘菊兰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企业 主体 电能 替代 扩散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电能替代扩散分析方法,包括:构建将不同企业抽象的无标度网络,并通过设定无标度网络中边权重来表征企业间的关联程度;将企业作为博弈主体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构建以企业为研究主体,政府政策因素为影响因子添加至传统企业以及接受电能替代改造的企业的效益模型中;建立电能替代技术企业接受决策及扩散机制模型,同时在演化博弈过程中加入有限理性网络演化规则;根据实际城市传统企业以及接受电能替代企业的数据,分析不同参数及其对电能替代技术扩散的影响。本发明考虑了不同用能企业之间的收益函数的区别,同时考虑了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对促进电能替代在企业中的推广有一定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替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电能替代扩散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终端能源形式长期以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为主,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降低终端能源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势必要提升终端能源中清洁能源的占比。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了社会需求,从而造成产能闲置的问题。电能作为优质、清洁的二次能源,可以在广泛替代污染较大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能源的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因此,发展电能替代是推动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研究终端企业用户对于电能替代技术的接纳能力,现有文献对能源转型前后的企业效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的学者考虑了政府、电网和终端用户三方的利益,建立了多方博弈模型,证明了用户密集程度是影响电能替代效益的因素之一。另有学者通过对政府补贴策略的研究,提高燃煤用户对“以电代煤”的接受程度。还有学者考虑政府对企业碳排放进行罚款,有利于推动低碳政策的推广以及增加企业对减排的投资。
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考虑不同关键因素对电能替代在企业中的推广的影响,由此得出影响电能替代技术在终端企业中推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规律,为政府执行相关辅助推广策略提供针对性意见,进而推动电能替代项目合理、科学的开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电能替代扩散分析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电能替代扩散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接受电能替代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无标度网络,并通过设定无标度网络中边权重来表征企业间的关联程度;
S2、将企业作为博弈主体进行分析并根据如何构建博弈模型提出假设;
S3、构建以企业为研究主体,政府政策因素为影响因子添加至传统企业以及接受电能替代改造的企业的效益模型中;
S4、建立电能替代技术企业接受决策及扩散机制模型,同时在演化博弈过程中加入有限理性网络演化规则;
S5、根据实际城市传统企业以及接受电能替代企业的数据,分析惩罚因子及其对电能替代技术扩散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构建将不同企业抽象的无标度网络,具体包括:将与不同企业相关的社会生产关系抽象表达为无标度网络,即电能替代技术扩散推广网络G=(V,E),其中,节点集V表示企业节点,边集E表示节点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设定无标度网络中边权重来表征企业间的关联程度,无标度网络中边权重用邻接矩阵W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杨梅叶中纯化杨梅黄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缓解痛经的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