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电能转变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3911.X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岩;都洪涛;黄晓雷;胡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普利斯林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100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高科技电***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电解液 电池 电能 转变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电能转变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是否存在转接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如果否,则按照第一预设标准控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S2)、检测转接头的连接端口的线材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如果是,则按照第二预设标准控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S3)、按照第一预设标准控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转接头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判断第一温度是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如果是,则降低充电电流值;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转接头第二端口的第二温度,判断第二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如果是,则降低充电电流值。本发明能够控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电能转变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二次电池中,为了将外部的电能接收过来转换为内部的化学能而进行能量存储,在这种能量转换过程中,为了加快转换速度,往往会控制输送到二次电池的功率,然后,随着功率的增大,往往会出现需要专门的连接材质,如连接线或插头等,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又会面对存在插头或线材不匹配的状况,现有技术中在面对出现线材或插头不匹配时,如果检测到使用转接头时,则直接降低输送的功率,比如,现有技术中,开始充电时,首先检测是否存在转接头,如果检测到转接头后,比较直接的方式是一旦检测到转接头,就直接降低电流值进行充电,并没有考虑转接头温度的变化而进行电流的上升或下降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充分考虑输送功率与线材之间的匹配程度而进行有序调整或控制电能转变的速度,由于没有控制电流根据温度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能转变控制的效能,如何实现线材或转接装置与电能转变速度的匹配是一个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电能转变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是否存在转接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如果否,则按照第一预设标准控制电能转变为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化学能进行能量存储;
(S2)、检测转接头的连接端口的线材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如果是,则按照第二预设标准控制电能转变为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化学能进行能量存储;
(S3)、按照第一预设标准控制电能转变为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化学能进行能量存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转接头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判断第一温度是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如果是,则降低充电电流值;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转接头第二端口的第二温度,判断第二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如果是,则降低充电电流值。
所述的锂离子电解液电池的电能转变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按照第一预设标准控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启动递减周期计时器,所述第一预设标准时为按照第一电流值控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所述递减周期计时器用于进行周期计时,且计时的周期的时长随着周期的增加,计时周期时长逐渐递减;
(S32)、判断递减周期计时器是否达到第一周期,如果是,则启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转接头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启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转接头第二端口的第二温度,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是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或所述第二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4);
(S33)、如果所述第一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或所述第二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则将充电电流值第一次降低第一设定值后得到第二电流值,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值继续控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并开启所述递减周期计时器进行第二周期计时,关闭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周期的计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周期的计时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普利斯林智能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普利斯林智能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39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