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V2V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3256.8 | 申请日: | 2021-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开堤;柳永旭;夏涛;苏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晟曼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32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v2v 电动汽车 放电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V2V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与直流放电车相连的直流放电接头、V2V转换设备和与直流充电车辆相连的直流充电转换接头,所述直流放电接头包括CC1电阻检测电路、CC2电阻检测电路、DC+/DC‑回路、A+/A‑回路、S+/S‑回路、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V2V转换设备包括V2V控制器和用于升压/降压的DC/DC变换器、电阻R1、电阻R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充放电车辆的数据参数监控,并通过对升压、降压的调整,从而可进行任意两辆电动车之间的直流充放电;在直流充放电时,对升压、降压的调控,从而不受蓄电池电池参数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直流V2V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新能源的杰出代表,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正在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
目前,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充放电的需求,电动汽车目前具有交流车对车充放电功能,但在直流车对车充放电的应用相对比较少。车对车充放电方案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当前市场上直流V2V的装置形态是一根电缆,两端各连接一个充电枪头,枪头一端接入充电车辆,另一端接入放电车辆,直接实现车对车充放电,中间没有经过其他功率变换器电路。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传统方案直流车对车充放电,能量只能从电池电压比较高的往电池电压比较低的方向传输,不能实现电池能量比较高的往电池能量比较低的方向传输;
传统方案直流车对车充放电,充放电电压和电流受到充放电车辆的电池的参数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电池开路电压和电池内阻等;
传统方案直流车对车充放电,由于放电车辆电池和充电车辆电池没有实现电气隔离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直流V2V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及其方法,能实现任意两辆电动车之间的直流充放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流V2V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包括与直流放电车相连的直流放电接头、V2V转换设备和与直流充电车辆相连的直流充电转换接头,所述直流放电接头包括CC1电阻检测电路、CC2电阻检测电路、DC+/DC-回路、A+/A-回路、S+/S-回路、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V2V转换设备包括V2V控制器和具备升压/降压和隔离功能的DC/DC变换器、电阻R1、电阻R1’,所述V2V控制器包括低压供电端口A+、低压供电端口A-、CC1检测端口、CC1’检测端口、通信端口S+、通信端口S-、通信端口S+’、通信端口S-’;直流充电接头包括CC1’电阻检测回路、CC2’电阻检测电路、DC+’/DC-’回路、A+’/A-’回路、S+’/S-’回路、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CC2电阻检测电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CC1电阻检测电路通过电阻R2和电阻R4进行分压,所述CC1电阻检测电路的采样口与CC1检测端口相连接,所述CC1检测端口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DC+/DC-回路连接至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A+/A-回路分别与低压供电端口A+和低压供电端口A-相连接,所述S+/S-回路分别与通信端口S+和通信端口S-相连接,用于获取直流放电车辆的数据参数;所述CC2’电阻检测电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CC1’电阻检测电路通过电阻R2’和电阻R4’进行分压,所述CC1’电阻检测电路的采样口与CC1’检测端口相连接,所述CC1’检测端口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DC+’/DC-’回路连接至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A+’/A-’回路分别与低压供电端口A+’和低压供电端口A-’相连接,所述S+’/S-’回路分别与通信端口S+’和通信端口S-’相连接,用于获取直流充电电车辆的数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晟曼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晟曼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3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工位移印机
- 下一篇:一种保温隔热填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