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系式人工激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3079.3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洋;周福霖;刘彦辉;徐丽;周惠蒙;张颖;陈建秋;黄襄云;马玉宏;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宏谋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绳系式 人工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系式人工激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作动装置,作动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油缸、伺服作动筒以及导向轮,液压油缸、伺服作动筒以及导向轮均安装在底座上,液压油缸通过高压油管与伺服作动筒连通油路,液压油缸用于产生油路流量;拉索,拉索的一端穿过导向轮与伺服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拉索的另一端用于与激振对象结构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与伺服作动筒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通过电压信号对伺服作动筒进行液压作动控制。本发明无需在激振对象结构上安装激振器,提高了激振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可在长距离上实现对高空、高耸激振对象结构的激振控制,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振动测试效率,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激振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激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系式人工激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结构工程的发展以及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不断涌现,这些新的建筑结构通常具有结构复杂、高耸、高柔,或跨度大、自重轻,或阻尼比小等特点,有的甚至超越设计规范和标准的限制,成为超限结构,在风、地震、人群活动、或交通振动等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响应,影响结构的舒适度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不可忽视。
为了评估结构服役性能,确保结构舒适度、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不少大型复杂结构需要进行结构动力测试,获得其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质量等动力参数,从而提升数值建模及分析精度、检测结构损伤,最终指导结构的设计、加固或运营维护,因此,结构动力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构动力测试需要利用环境激励或激振装置引起结构的响应,由输入和输出通过系统识别、信号处理等技术获得结构参数及响应幅值,其中,环境激励虽然方便,但由于环境作用的幅值非常低、具有不确定性,使结构动力测试的精度总体较低,受环境因素的干扰明显,甚至会遗漏结构高阶模态信息,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结构人工激振。
现有的结构人工激振技术,其激振装置需要直接安装在激振对象结构上,使很多实际工程结构的激振作业无法实施。这是因为,通常需要进行人工激振的对象结构,往往是具有高耸、大跨等特点的复杂结构,激振作用位置往往位于高空、高耸等危险的作业环境,而为了提高激振力,必须采用大型激振设备,大型激振设备由于自身重量大,体型庞大,不仅无法安装在这些特定的激振位置上、作业成本高昂,还会对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产生影响,使人工激振测试结果失真。因此,要顺利实施这类大型复杂结构的人工激振,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高效、适用性广的绳系式人工激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绳系式人工激振控制系统,包括:
作动装置,所述作动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油缸、伺服作动筒以及导向轮,所述液压油缸、所述伺服作动筒以及所述导向轮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液压油缸通过高压油管与所述伺服作动筒连通油路,所述液压油缸用于产生油路流量;
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伺服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拉索的另一端用于与激振对象结构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作动筒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电压信号对所述伺服作动筒进行液压作动控制。
进一步,所述作动装置还包括油缸安装座和油缸后垫块,所述油缸安装座和所述油缸后垫块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液压油缸安装在所述油缸安装座和所述油缸后垫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伺服作动筒包括:
作动筒壳体,所述作动筒壳体靠近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设有进油口,所述液压油缸通过高压油管和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伺服作动筒连通油路;
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作动筒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3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烟气与含氨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药处理用磨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