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紫外光电催化的水产品品质提升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1860.7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5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叶章颖;黄晓伶;赵建;朱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A01K61/59;A01K63/04;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紫外光 电催化 水产品 品质 提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光电催化的水产品品质提升方法及系统,涉及水产品暂养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养殖水从养殖池内持续性流出,通过循环控制器及数据分析工作站控制养殖系统循环,养殖系统循环模式为三种;摄像头对养殖过程中水体及水产品进行拍摄并实时分析水质与水产品的变化;所述数据分析工作站根据所述水质与水产品的变化动态调节所述养殖系统循环模式。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水产品养殖,可实现智能化水产品品质提升、疾病控制与防治,智能化养殖;通过机器视觉与红外光谱分析,配置不同养殖模式,相较于传统养殖,本系统在实现减少养殖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并降低了人工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暂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紫外光电催化的水产品品质提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因此人们对优质蛋白的需求日趋迫切。鱼肉因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富含维生素及无机盐等特点被视为公认的优质可再生蛋白质来源。在不考虑水产品的营养与购买者的偏好的前提下,水产品的外观、口感与风味等感官属性往往是消费者的关注重点。然而追求营养、健康、美味的现代消费者很难接受鱼腥味、土腥味的水产品。水产品的肉质和气味通常受养殖环境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土腥异味作为水生动物肌肉中散发的一种不愉快的气味,影响我国水产品的味道和价值,导致中国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水产品都存在腥味问题,这是限制水产品消费和加工的负面因素,对中国水产品的出口效益影响很大。因此,研究高效绿色去除腥味物质的新技术迫在眉睫。
光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凭借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维护费用低和易自动化管理等优势,已在水产养殖领域得到研究关注与应用。其原理主要为通过电极附近区域产生的活性中间产物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使其分解,该过程中活性催化电极处于核心地位,是实现电化学氧化反应以及提高电流效率的关键因素,选择适当的电极材料是提高电化学催化反应效率的有效途径。活性氯对波长在200~400nm区域的紫外辐射有较好的吸收从而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如羟基自由基和氯自由基。因此,如何将UV和活性氯介导的电化学氧化技术相结合进行水处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紫外光电催化的水产品品质提升方法及系统,将UV和活性氯介导的电化学氧化技术相结合进行水处理,可实现智能化水产品品质提升、疾病控制与防治,智能化养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紫外光电催化的水产品品质提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获取水体和水产品图像;
根据所述水体和水产品图像确定水质和水产品参数,并调度对应的循环模式。
优选的,所述水质和水产品参数的公式为:
Z=(Y-0.4U)×v,Z≥0;
其中,Y为水质参数,X为水产品参数,U为水质浑浊度,R、G、B为水产品颜色,Q为有效氯浓度,Z为风扇吹出风速,v为药盒风扇额定风速。m×n为画面尺寸。
调度循环模式的过程为:
当所述水质和水产品参数在正常范围时控制执行第一养殖系统循环模式;当所述水质和水产品参数超出限定范围时控制执行第二养殖系统循环模式,直至所述水质和水产品参数回归正常范围,切换为第一养殖系统循环模式;当所述水质和水产品参数超出正常范围而未达到限定范围时控制执行第三养殖系统循环模式,直至所述水质和水产品参数回归正常范围,切换为第一养殖系统循环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