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1693.6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0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麦吉德·舒克尔;曹蔚琦;阿里·阿斯加尔·萨德吉·加兹维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84 | 分类号: | H01G11/84;H01G11/24;H01G11/32;H01G11/34;H01G11/36;H01G11/60;H01G11/62;H01G11/78;H01G11/52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孙丽 |
地址: | 40071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石墨 复合 电极 双电层 电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电极浆料的制备:将电极活性材料、炭黑、有机粘合剂和溶剂混合搅拌制成均质浆料,具体为将电极活性材料:炭黑:聚偏氟乙烯的重量比例按8:1:1称重,并使用球磨机研磨2小时;在研磨好的电极活性材料中加N-甲基吡咯烷酮,并使用一台真空搅拌机在真空下混合6小时,以获得具有粘度为2000Pa·s的细颗粒的均质浆料,后使用超声清洗机分散该均质浆料1个小时,使得石墨烯的颗粒分散在泥浆里面;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烯和比表面积大于1190m2 g-1的活性炭;所述有机粘合剂为聚偏氟乙烯和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石墨烯的比例为2wt%;
S2、在铝箔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具体包括:
S11、使用工业涂布机将S1中制备的浆料自动涂布在一卷铝箔上,涂布后立即在100℃下吹热空气进行干燥;
S12、将涂覆好的电极转移到真空烘箱中,在真空下在100℃下进一步干燥;
S3、有机电解液的制备:将有机溶剂和有机盐在50℃下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澄清的双电层电容器有机电解液; 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亚丙酯与乙腈,碳酸亚丙酯与乙腈的体积比为5:5~9:1;所述有机盐为四乙基四氟硼酸铵;所述双电层电容器有机电解液的浓度为0.8~1 .2moll -1;
S4、组装双电层电容器,具体包括:
S41、将涂有合成电极材料的铝箔片切割成所需尺寸,并预留焊接接头;
S42、将多个阳极和阴极按照阳极/隔膜/阴极/隔膜顺序组装;
S43、使用超声波焊接机将阳极的焊接接头彼此焊接,阴极的焊接接头彼此焊接;
S44、将镍极耳焊接到最外侧的集流体铝箔上,以链接双电层电容器与负载;
S45、将软包铝塑膜用铝塑膜成型机压几秒钟,形成用于放置电极和存放电解液的方槽;
S46、将S44中的产品放置在S45所得的方槽中,三边采用180℃热封机封口,从未封口的一边,注入合成的有机电解液;
S47、二次使用真空热封机,在180℃下密封袋状双层电容器的软包铝塑膜的最后一边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比例为1克电极活性材料对5毫升N-甲基吡咯烷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与电极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25μm的纤维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6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