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光伏构件及薄膜光伏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0872.8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丛笑;李德恩;刘翼;赵伊宁;代小磊;牛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3/362 | 分类号: | E04D3/362;H02S40/00;H02S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何家鹏;丁芸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构件 系统 | ||
1.一种薄膜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直立锁边结构,所述直立锁边结构包括能够相互搭接的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所述第一搭接件和所述第二搭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限位部,在所述背板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中的每侧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薄膜光伏组件,所述薄膜光伏组件放置于所述背板的由第一搭接件、第二搭接件以及限位部限制出的区域内,且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限位部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件包括第一肋板、第一搭板和第二搭板,第一肋板由所述背板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搭板由所述第一肋板向外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搭板与所述第一肋板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搭板由所述第一搭板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搭板与所述第一搭板的夹角为90°;
所述第二搭接件包括第二肋板、第三搭板和第四搭板,第二肋板由所述背板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二肋板与所述背板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搭板由所述第二肋板向内折弯形成,所述第三搭板与所述第二肋板的夹角为90°,所述第四搭板由所述第三搭板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四搭板与所述第三搭板的夹角为90°;
所述第二搭板与第一肋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第四搭板和第二肋板之间的间距的2倍以上,所述第一肋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肋板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包括第一竖直段、第一中间斜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与所述背板连接,第二竖直段平行分布于第一竖直段的内侧,所述第一中间斜段连接在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之间;
第二肋板包括第三竖直段、第二中间斜段和第四竖直段,所述第三竖直段与所述背板连接,第四竖直段平行分布于第三竖直段的外侧,所述第二中间斜段连接在第三竖直段和第四竖直段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与所述薄膜光伏组件接触的面上设置第一缓冲垫。
5.一种薄膜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薄膜光伏构件和连接件;若干个所述薄膜光伏构件呈矩形阵列排布,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薄膜光伏构件通过由所述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相互搭接形成的直立锁边结构连接;
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每四个所述薄膜光伏构件四角的交汇处,每一所述连接件包括夹持部和卡位部,所述夹持部的下端活动夹持在每四个所述薄膜光伏构件之间的两个直立锁边结构的外部,所述卡位部连接于所述夹持部的上端,且所述卡位部压紧于每四个所述薄膜光伏构件的四个薄膜光伏组件的四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倒U型连接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倒U型连接板的第一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倒U型连接板的第二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关于所述倒U型连接板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构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直立锁边结构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自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倒U型连接板的第一自由端的连接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压板自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倒U型连接板的第二自由端的连接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包括底部敞口的凸字形连接板以及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所述凸字形连接板套设在U型连接板的外部,且所述凸字形连接板与所述U型连接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自所述凸字形连接板的第一自由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板自所述凸字形连接板的第二自由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板上设置紧固件。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薄膜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位部与薄膜光伏组件之间的接触处设置第二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8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膜知觉仪
- 下一篇:一种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和密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