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换热器用陶瓷化高抗磨密封耐火砖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0812.6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汤闻平;陶平;汤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海科窑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8/10;C04B35/10;F28F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1426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器用 化高抗磨 密封 耐火砖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换热器用陶瓷化高抗磨密封耐火砖及其制造方法,耐火砖包括耐火砖本体,耐火砖本体中部设有支撑块,耐火砖本体上下表面均设有两组用于吸收热量的吸热板,吸热板中心朝向耐火砖本体内部一侧设有一组传热杆,传热杆末端设有螺旋中空管,螺旋中空管由传热杆末端延伸至耐火砖本体中部且螺旋中空管的半径逐渐增大,上下两组螺旋中空管对称设置,上下两组螺旋中空管之间设有导热管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骨架,S2预制耐火砖本体,S3煅烧耐火砖本体,S4蒸汽养护。本发明的耐火砖加强对陶瓷换热器的保护,同时提高了耐高温的效果,保温效果好,在耐火砖内部形成了有效的控温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换热器耐火砖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陶瓷换热器用陶瓷化高抗磨密封耐火砖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列管式高温热能回收装置,主要成份为碳化硅,可以广泛用于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直接回收各种工业窑炉排放的850-1400℃高温烟气余热,以获得高温助燃空气或工艺气体。目前常用的耐火砖一半用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烧制成,呈淡黄色或带褐色,主要用于砌冶炼炉,能耐1580℃—1770℃的高温,其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按制备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烧成砖、不烧砖、电熔砖(熔铸砖)、耐火隔热砖;按形状和尺寸可分为标准型砖、普通砖、特异型砖等。可用作建筑窑炉和各种热工设备的高温建筑材料和结构材料,并在高温下能经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和机械作用。例如耐火粘土砖、高铝砖、硅砖、镁砖等。
但是,陶瓷换热器所用耐火砖所需性能较高,对于一般的耐火砖往往难以满足一些特殊的陶瓷换热器内部条件,因此,需要耐火砖的性能加以提高,使其满足各类陶瓷换热器的内部使用需求。
专利CN211691039U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耐磨耐火砖,包括耐火砖,所述耐火砖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耐火砖为一体设置,所述耐火砖远离凸块一侧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凸块嵌入凹槽(21)内部,所述耐火砖上下两侧设置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压制在耐火砖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耐火砖两侧压制有陶瓷层,在高温烧制耐火砖时,陶瓷层受高温之后形成陶瓷面,陶瓷面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够减少耐火砖的磨损,延长耐火砖的使用寿命。但是,其内部导热散热及保温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换热器用陶瓷化高抗磨密封耐火砖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陶瓷换热器用陶瓷化高抗磨密封耐火砖,包括耐火砖本体,所述耐火砖本体中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部和下部对称设有凹槽,耐火砖本体上下表面均设有两组用于吸收热量的吸热板,位于同一侧面的两组所述吸热板关于支撑块对称,吸热板中心朝向耐火砖本体内部一侧设有一组传热杆,所述传热杆末端设有螺旋中空管,所述螺旋中空管由传热杆末端延伸至耐火砖本体中部且螺旋中空管的半径逐渐增大,上下两组螺旋中空管对称设置,上下两组螺旋中空管之间设有导热管组;
所述导热管组包括3组等间距设置的横向管和3组等间距设置的纵向管,所述横向管和纵向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交错焊接设置,横向管和纵向管共设有9个连接点,其中,位于4个顶点处的连接点上下两侧各设有一组辅助导热管,位于中部的连接点处设有一组真空导热球,其余4个连接点上下两端各通过一组连杆与上下两组螺旋中空管分别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导热管组的横向管贯穿所述支撑块中部后一一对应连接,加强砖体内部导热性防止裂开并提高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导热管的末端延伸至耐火砖本体表面并设置有用于促进砖与砖之间热量传递的第一导热片,所述横向管和纵向管的末端均延伸至耐火砖本体表面并设置有第二导热片,加强砖体之间的热传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海科窑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海科窑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TO废靶材的回收工艺
- 下一篇:一种柔性绝缘耐腐蚀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