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0798.X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盛;姚毅;杨艺;邢志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3/46 | 分类号: | G01J3/46;G01J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测量 oled 显示屏 色度 检测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暗室、相机、镜头、反射镜、点式色度计、角度调节模块;
其中,所述相机安装于所述暗室中的顶部,且相机平面与暗室平面互相平行;
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暗室的外部,且安装在所述相机的下方,所述镜头的中心与相机芯片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暗室中,且位于所述相机与所述镜头的中间;
所述点式色度计设置在所述暗室中的一侧,且所述点式色度计的中心与所述反射镜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角度调节模块设置在所述暗室中的一侧,且安装在所述点式色度计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通过智能电机控制所述反射镜的切入或切出所述相机和所述镜头之间;
当所述反射镜切入至所述相机和所述镜头之间时,所述点式色度计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色度参数;
当所述反射镜切出所述相机和所述镜头之间时,所述相机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灰度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的角度设置为45°,且所述反射镜上安装有可调节角度的螺丝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安装在所述相机后截距为17.5mm的位置处。
5.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色度参数;
采集所述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灰度参数;
根据所述色度参数和所述灰度参数,计算标定矩阵;
根据所述标定矩阵和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非画面中心的灰度参数,计算所述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非画面中心的色度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色度参数,包括:
将反射镜移动至相机和镜头之间,其中,所述镜头和所述相机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镜头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
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通过所述反射镜反射至点式色度计的探头处;
所述点式色度计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色度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灰度参数,包括:
将反射镜移出相机和镜头之间,其中,所述镜头和所述相机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镜头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
所述相机采集点亮的待检测OLED显示屏屏幕画面中心的灰度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的移动通过智能电机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设置在暗室中的顶部,且相机平面与暗室平面相互平行。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实时测量OLED显示屏色度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7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