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2X阵列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0184.1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安费诺三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安费诺三浦(辽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1/38;H01Q1/32;H01P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2x 阵列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V2X阵列天线,包括:印刷线路板设有第一出线口;多个V2X天线单元设置于在印刷线路板上,V2X天线单元通过功分器进行合路,将接收的信号合并成一路;线缆的一端通过第一出线口与印刷线路板电连接并将信号输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了多单元天线合路的方式,比如采用四个天线单元合路的设计方案,最高增益可达到12dBi。一方面可以补偿线束带来的信号衰减,一方面又能增大信号的强度;同时V2X阵列天线因天线和尺寸较薄,外形小巧,可安装于内部的内后视镜中或扰流板内进行隐藏式放置,不影响整车外观,确保满足车载通讯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2X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是基于无线通信、传感检测等技术进行车路信息获取,实现车、路、人、网的实时信息交互,进行车辆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V2X,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包括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车)、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基础设施)、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行人)、V2N(Vehicle to Network,车-网络)等方式车联网通信技术。
随着车联网的技术发展,一种车对车,车对设施等的通信方式V2X通信产生。目前的V2X天线常规放置于鲨鱼鳍等车顶最高处,为了防止车体对V2X天线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外观的需求越来越严格,很多车辆不给安装外饰鲨鱼鳍,那么势必在车辆内部寻找位置放置V2X天线(最高增益3dBi)。而V2X天线频率比较高,空间距离衰减比较大,如果遇到金属车体的反射比较厉害,目前市场亟需一种高增益的V2X阵列天线,能减缓信号衰减,使其具有良好的V2X天线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V2X天线因车体影响的增益,提供一种V2X阵列天线,通过多单元天线合路的方式,既可以补偿线束带来的信号衰减,又能增大的信号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2X阵列天线,包括:
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上设有第一出线口;
多个V2X天线单元,多个所述V2X天线单元设置于在所述印刷线路板上,所述V2X天线单元通过功分器进行合路,将接收的信号合并成一路;
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通过第一出线口与所述印刷线路板电连接并将所述信号输出。
优选的,所述V2X天线单元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V2X天线单元包括一个V2X天线振子。
优选的,所述功分器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功分器、第二功分器和第三功分器;
四个所述V2X天线单元分别为第一V2X天线单元、第二V2X天线单元、第三V2X天线单元、第四V2X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V2X天线单元、第二V2X天线单元、第三V2X天线单元、第四V2X天线单元中的任意两个天线单元通过第一功分器进行合路形成第一路信号,其他两个V2X天线单元通过第二功分器进行合路形成第二路信号,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与第三功分器连接将所述第一路信号和所述第二路信号合并成第三路信号。
优选的,所述V2X天线振子为陶瓷天线振子。
优选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印刷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和所述第二出线口相连通形成线缆出线口,所述线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线缆出线口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安费诺三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安费诺三浦(辽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安费诺三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安费诺三浦(辽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