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8709.8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郭永安;王园梦;兰青;钱琪杰;刘云;景慎旗;单涛;卢姗;王靓;石敏;张凯;陈文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淑静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标识 解析 医疗 设备 消毒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数据库(10)、管理端服务器(20)、用户服务平台(30)、消毒处理平台(40),管理端服务器(20)分别与中心数据库(10)、用户服务平台(30)以及消毒处理平台(40)连接,用户服务平台(30)至少提供通过扫描关联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登录的功能;中心数据库(10)中存储有医疗设备信息,用户服务平台(30)通过管理端服务器(20)调用中心数据库(10)中的医疗设备信息以及来自消毒处理平台(40)的消毒流程信息;消毒处理平台(40)获取消毒设备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处理时产生的消毒流程信息,将此信息上传至中心数据库(10)中并写入到RFID标签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服务平台(30)的扫描关联二维码的登录方式中,所述关联二维码为通过将医疗设备信息和用户服务平台(30)的IP地址与特定标识相关联,并对所述特定标识进行二维码形式的编码处理所生成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被制作成防水二维码标签(311)并贴在医院各科室和医护人员所属的医疗设备(31)中,使用时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扫描并解析二维码后获取标识关联信息,进入用户服务平台(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信息和用户服务平台IP地址提前存入中心数据库(10)中,由管理端服务器(20)将医疗设备信息和用户服务平台IP地址与所述特定标识进行关联,对所述特定标识解析后从中心数据库(10)中获取关联的医疗设备信息和用户服务平台IP地址,进入用户服务平台(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服务平台(30)分为桌面web端和移动web端,桌面web端平台使用于医院卫生监管部门和医院所属上级卫生监管部门,所述医院卫生监管部门和上级卫生监管部门具有管理员权限;移动web端平台用于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后进入移动web端用户服务平台,根据模式选择进入不同的模式,其中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所述用户服务平台(30)的模式选择包括四种:普通用户模式、医护人员模式、消毒人员模式、管理员模式,其中医护人员、消毒人员、管理员登录系统包括扫描二维码和人脸识别方式,医护人员、消毒人员、管理员的人脸信息和账号信息提前上传至中心数据库(10)中,用户扫描二维码进入移动web端用户服务平台并选择相应的模式后,用户服务平台(30)调用相应的人脸识别程序,识别通过后准入登录,其中每种模式下都提供设备信息、消毒历史记录、设备状态信息查看功能以及消毒质量反馈功能,医护人员模式下还提供消毒申请功能和设备维修申请功能,消毒人员模式下还提供消毒处理提示功能,所述消毒处理提供功能指的是,根据设备状态信息提示消毒人员进行相应的消毒操作,管理员模式下还提供设备位置信息查看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消毒处理平台(40)安装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专用设备(41)中和/或消毒专用设备(41)配设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411)中,所述RFID读写器(411)具有扫描功能,用于识别RFID标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消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是通过将医疗设备信息与特定标识相关联,并对所述标识进行RFID码形式的编码处理后,生成的RFID码制作成的防水RFID标签(312),该RFID标签(312)贴在医院各科室和医护人员所属的医疗设备(3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87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