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指纹识别方法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8307.8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涛;张天乐;赵周行;郭仁飞;杨俊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番多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29/12;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深圳腾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0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指纹识别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指纹识别方法以及装置,用于对设备类型进行识别,能够提升设备类型识别的效率。本申请方法包括:物联网服务器对从物联网网关中接收的网络流量进行预处理,所述网络流量为物联网设备的流量;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分多个捕获期间对预处理后的网络流量进行捕获;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在多个捕获期间中确定目标捕获期间,并从目标捕获期间所捕获的网络流量中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的目标物理地址;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物理地址提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指纹,并对所述设备指纹进行识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指纹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设备本质上是动态、异构。现实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互操作性问题,而物联网中互操作性可以定义为两个系统相互通信和共享服务的能力,但是通过互操作性实现网络和设备的普遍统一仍面临巨大挑战和限制,如跨域通信,近些年随着物联网设备目前使用设备指纹来识别特定的软件或硬件。一般情况下厂商规定使用来自特定已知设备类型的记录数据来训练分类模型。这种培训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生成和维护,由于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这使得训练数据变得非常困难,从而导致难以高效的对设备类型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指纹识别方法以及装置,用于对设备类型进行识别,能够提升设备类型识别的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指纹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物联网服务器对从物联网网关中接收的网络流量进行预处理,所述网络流量为物联网设备的流量;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分多个捕获期间对预处理后的网络流量进行捕获;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在多个捕获期间中确定目标捕获期间,并从目标捕获期间所捕获的网络流量中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的目标物理地址;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物理地址提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指纹,并对所述设备指纹进行识别。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在提取所述设备指纹时,为所述设备指纹生成对应的标识符,所述对所述设备指纹进行识别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符为所述设备指纹学习识别模型,通过有监督的KNN分类器对所述设备指纹进行识别。
可选的,当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为已知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标识符为所述设备指纹学习识别模型包括:
为具有相同的标识符的设备指纹建立新的分类簇;
当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为未知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标识符为所述设备指纹学习识别模型包括:
当所述标识符的数量超过预设的聚类阈值之后,创建一个新的分类簇以用于对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指纹进行分类。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有监督的KNN(KNN,K-NearestNeighbor,K最近邻)分类器对所述设备指纹进行识别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由先验数据预定义的识别规则对所述设备指纹进行预识别。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有监督的KNN(KNN,K-NearestNeighbor,K最近邻)分类器对所述设备指纹进行识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识别的结果对所述先验数据进行更新,并对所述设备指纹的类型进行扩展。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网关中接收的网络流量为通过预设协议获取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网络数据包序列,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对从物联网网关中接收的网络流量进行预处理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网络数据包序列转化成适合信号处理的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番多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番多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8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