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7515.6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吕鑫;杨科;方珏静;王于;段敏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顿 流体 支护 | ||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具体包括螺杆、上锚杆、下锚杆卡销、注液孔、非牛顿流体室、下锚杆连接杆、上锚杆限位销、密封圈垫、下锚杆九个部分。其中螺杆位于上锚杆上端部,上锚杆内部留设非牛顿流体室,且在侧壁开有注液孔,同时上锚杆底部安装上锚杆限位销及密封圈垫;下锚杆连接杆插入非牛顿流体室中,且端部固定下锚杆卡销,使下锚杆与上锚杆相连,适用于煤矿巷道的支护。本发明增强了锚杆抗冲击性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
背景技术
煤矿深井开采是世界上大多数主要采煤国家目前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随着能源需求量大,矿井延深速度加快,一些煤矿已开始转向或即将进入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煤岩体应力升高,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数量增加,有冲击地压的矿井也逐渐增多,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强度和危害程度也随深度的增加日趋严重。巷道围岩也常常表现出高应力、大变形等特点,而现有的常规锚杆抗冲击性能有限,在强冲击作用下难以对围岩起到支护作用,一旦巷道围岩的变形能超过锚杆所能承受的范围,将会因为支护设备的失效而产生事故,从而对采矿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当巷道发生岩爆或者遇到冲击荷载时,常规锚杆因本身无法产生大变形而不能够与围岩协调变形,这往往导致锚杆被拉断或者钢筋被拉出,锚杆因为无法适应围岩大变形和无法吸收冲击荷载的能量而容易失效,从而导致整个支护体系失效,危及工人的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在现有支护锚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设计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锚杆抗冲击性能有限,面对岩爆或冲击地压时锚杆常被拉断或钢筋被拉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
本发明实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螺杆、上锚杆、下锚杆卡销、注液孔、非牛顿流体室、下锚杆连接杆、上锚杆限位销、密封圈垫、下锚杆九个部分:
所述的螺杆位于上锚杆上端部,上锚杆内部留设非牛顿流体室,且在侧壁开有注液孔,同时上锚杆底部安装上锚杆限位销及密封圈垫;下锚杆连接杆插入非牛顿流体室中,且端部固定下锚杆卡销,使下锚杆与上锚杆相连。
具体的,所述上下锚杆间沿垂直方向自由滑动。
具体的,所述上下锚杆分段可自由选择,不限定在中点处。
具体的,所述密封圈垫不限制下锚杆滑动,但控制非流动流体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现本发明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的示意图。
图2是实现本发明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的侧视图。
图3是实现充填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螺杆;2为上锚杆;3为下锚杆卡销;4为注液孔;5为非牛顿流体室;6为下锚杆连接杆;7为上锚杆限位销;8为密封圈垫;9为下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螺杆1、上锚杆2、下锚杆卡销3、注液孔4、非牛顿流体室5、下锚杆连接杆6、上锚杆限位销7、密封圈垫8、下锚杆9九个部分:
所述的螺杆1位于上锚杆2上端部,上锚杆2内部留设非牛顿流体室5,且在侧壁开有注液孔4,同时上锚杆2底部安装上锚杆限位销7及密封圈垫8;下锚杆连接杆6插入非牛顿流体室5中,且端部固定下锚杆卡销3,使下锚杆9与上锚杆2相连。
具体的,所述上锚杆2与下锚杆9间沿垂直方向自由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7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调工具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