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7030.7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潇潇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5/7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坡道 机械 防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包括防护挡板,防护挡板底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稳固斜插板,防护挡板顶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通透槽,防护挡板底部表面且位于通透槽之间的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稳定机构,通透槽内部且靠近下方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防汛活动板,防汛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植被穿插机构,植被穿插机构的顶部表面与防汛活动板的顶部表面在同一水面上,防汛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压板,支撑压板靠近外侧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漂浮板,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该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达到了顶部的水流不会对泥土直接形成冲击,降低水流对松散泥土的冲击,减少泥土流失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如中国发明公开号为:CN111851411A的一种水利施工生态化坡道防护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架、生态架和底架,生态架上下两端通过插杆分别插装在顶架和底架内完成固定,所述生态架由多个依次插装对接的拼接架板组成,在拼接架板上设有多个方形的养殖腔;所述底架顶面具有转动支撑板,所述转动支撑板底部通过转动轴与底架转动连接,在底架顶面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架;本装置通过竖挡板和转动支撑板的设置,在上下两侧对落物进行拦截,从而减少落物造成的伤害,通过养殖腔的绿植和泥土进行吸收,而泥土则留存在聚集槽内,从而避免泥土流失对上方造成的损失、对下方带来的伤害,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现场和施工现场下方的安全。
传统的坡道防护设备不能根据水位情况自动调节状态,当水位上升时,坡道上方的泥土容易被水流冲散,造成泥土的流失,并且液面浸泡后的泥土松弛度增大,对坡道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坡道防护设备不能根据水位情况自动调节状态,当水位上升时,坡道上方的泥土容易被水流冲散,造成泥土的流失,并且液面浸泡后的泥土松弛度增大,对坡道的稳定性造成威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包括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底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稳固斜插板,所述防护挡板顶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通透槽,所述防护挡板底部表面且位于通透槽之间的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稳定机构,所述通透槽内部且靠近下方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防汛活动板,所述防汛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植被穿插机构,所述植被穿插机构的顶部表面与防汛活动板的顶部表面在同一水面上,所述防汛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压板,所述支撑压板靠近外侧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漂浮板。
优选的,所述防汛活动板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水内槽,所述防汛活动板的顶部表面且位于排水内槽的上方的位置均匀设置有排放通孔。将泥土处于相对密封状态,顶部的水流不会对泥土直接形成冲击,降低水流对松散泥土的冲击,减少泥土流失量。
优选的,所述植被穿插机构包括铲土板,所述铲土板的顶部与防汛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铲土板的正面均匀且等间距设置有刮泥内槽,所述刮泥内槽的内测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均匀转动连接有植被引导斜板。
优选的,所述植被引导斜板延伸至刮泥内槽内测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护板,所述弹性防护板远离植被引导斜板的一端与刮泥内槽的内测表面滑动连接。避免根部被破坏,随着铲土板的翻转植被的根部被保护在刮泥内槽的内测,保证水位退去后植被能继续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潇潇,未经陈潇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7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