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6991.6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锘;陈健勇;陈颖;罗向龙;黄锟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41/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涛 |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型热泵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101)、第二压缩机(102)、冷凝器(103)、换热器(104)、第一蒸发器(106)、第二蒸发器(110)、第一喷射器(108)、第二喷射器(109)、节流元件(105),以及填充于系统中的工质;
所述第二压缩机(102)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103)的冷凝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103)的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所述第一喷射器(108)的引射入口连接,第二路与所述换热器(104)的冷却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喷射器(108)的混合出口与所述换热器(104)的加热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104)的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二喷射器(109)的引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喷射器(109)的混合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110)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110)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102)的入口连接;
所述换热器(104)的冷却出口经过节流元件(105)与所述第一蒸发器(106)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106)的出口分为三路,第一路与第一喷射器(108)的被引射工质入口连接,第二路与第二喷射器(109)的被引射工质入口连接,第三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01)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压缩机(101)的出口也与所述第二压缩机(102)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为非共沸混合工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元件(105)为节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03)为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分液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106)为分相蒸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03)与第一喷射器(108)的引射入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调节阀(107),所述第一蒸发器(106)与所述第一喷射器(108)的被引射工质入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调节阀(111),所述第一蒸发器(106)与所述第二喷射器(109)的被引射工质入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三调节阀(1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03)的两路出口分别为冷凝出口和分液出口,所述分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器(108)的引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出口与所述换热器(104)的冷却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106)的三路出口分别为液相出口、气相出口和蒸发出口,所述气相出口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阀(111)与第一喷射器(108)的被引射工质入口连接,所述液相出口通过所述第三调节阀(112)与第二喷射器(109)的被引射工质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01)的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03)分液出口的工质压力大于所述第一蒸发器(106)气相出口的工质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4)加热出口的工质压力大于所述第一蒸发器(106)液相出口的工质压力。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热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作方法的过程如下:
工质经第二压缩机(102)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过热工质(4)从第二压缩机(102)的出口进入冷凝器(103)的入口,高温高压的过热工质(4)被冷凝器(103)部分冷凝,已完成冷凝的冷凝液相工质(8)从冷凝器(103)的分液出口经过第一调节阀(107)进入第一喷射器(108)的引射入口,冷凝器(103)中剩余工质继续冷凝形成冷凝饱和液相工质(5),冷凝饱和液相工质(5)进入换热器(104)的冷却入口,经过换热器(104)的冷却后经过节流元件(105)的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06);
经过第一蒸发器(106)的蒸发,工质一部分形成了饱和气相工质(15)从气相出口经过第二调节阀(111)进入到第一喷射器(108)的被引射入口、一部分形成了未完全蒸发的液相工质(16)经液相出口经过第二调节阀(112)进入到第二喷射器(109)的被引射入口,第一蒸发器(106)中的剩余工质形成了蒸发气相工质(1)进入到第一压缩机(101)压缩,在第一压缩机(1)的出口形成过热蒸汽(2);
已完成冷凝的冷凝液相工质(8)在第一喷射器(108)中与第一蒸发器(106)的气相出口来的饱和气相工质(15)混合,在第一喷射器(108)的出口变为二级压力下的气液两相工质(10),气液两相工质(10)进入换热器(104)的加热入口,通过换热器(104)的加热后形成加热的气相工质,气相工质进入第二喷射器(109)的引射入口,气相工质在第二喷射器(109)中与第一蒸发器(106)分液出口来的未完全蒸发的液相工质(16)混合,在第二喷射器(19)的出口变为一级压力下的气液两相工质(13),一级压力下的气液两相工质(13)进入第二蒸发器(110)进行蒸发形成饱和气(14),饱和气(14)与第一压缩机(101)出口的过热蒸汽(2)混合后进入到第二压缩机(102)的入口,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69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