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边云协同与双增量的智能混凝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6715.X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8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梁瑛瑛;赵鹏;杨树森;王艺蒙;郭思言;黄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C02F1/52;G06F16/23;G06N2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同 增量 智能 算法 | ||
1.基于边云协同与双增量的智能混凝算法,其特征在于,通过pac预测与pac调优确定pac最优添加量;基于蒙德里安森林的双增量学习方法实现模型在线更新;利用边云协同,降低延迟,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端的各种传感器设备采集原水的温度(temp),pH(ph),浊度(turb)和流量(flow)等信息,发送给边;
2)边缘节点利用部署的pac预测模型进行pac的预测;
3)根据预测的pac以及传感器数据进行出水浊度(oturb)预测,通过出水浊度进行pac迭代直到获得最优pac,将最优pac作为结果返回给端设备进行实际的pac添加;
将预测的pac添加量与传感器数据一起送入蒙德里安森林中进行出水浊度预测,如果出水浊度oturbiα,则水质达标,α为标准值,否则进行pac的迭代;
基于以上的描述,将絮凝剂添加问题定义为以下优化问题
s.t.paci=f(turbi,phi,tempi,flowi) (2)
oturbi=f(turbi,phi,tempi,flowi,paci) (3)
ei=α-oturbi (4)
ei≥0 (5)
优化目标(1)是最小化整体的出水浊度误差E,约束条件(2)说明pac添加量由原水的四个特征决定,约束条件(3)说明出水浊度由原水的四个特征以及pac添加量决定,约束(4)和约束(5)确保误差等于出水浊度标准值与预测出水浊度的差值,并且出水浊度标准值大于等于预测出水浊度;
4)将实际出水浊度以及传感器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发送给云端进行模型在线更新;
通过pac预测与pac调优确定的最优pac作为实际的pac添加量,投放到沉淀池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实际的出水浊度,将实际的出水浊度与进水浊度、进水pH、进水温度、流量以及最优pac一起存入边缘节点数据库中,并上传到云端;
5)云端利用到达的数据流采用双增量学习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在线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模型重新部署到边缘节点;
边缘节点上传的数据以流的形式到达云端,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预测,利用ECDD算法计算概念漂移点确定自适应batch的样本数,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增量学习,每一个batch对应一个更新后的模型IRFi,所有IRF的预测值作为新的特征值输入xgboost进行集成学习训练,并利用xgboost的特征选择功能,得到最佳的topm个模型,将更新后的模型部署到边缘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云协同与双增量的智能混凝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当污水进入沉淀池中时,传感器会立刻采集到原水在当前时刻的浊度、pH、温度以及流量数据并发送给边缘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云协同与双增量的智能混凝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边缘节点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原水的浊度、pH、温度、流量数据,将这些数据作为Breiman随机森林的输入,进行pac的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67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