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恶唑类化合物作为粘度荧光探针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26257.X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光;陈圆;刘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61/08 | 分类号: | C07D261/08;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恶唑类 化合物 作为 粘度 荧光 探针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类检测细胞内粘度变化的荧光探针分子,该探针合成路径简便,以水为反应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了溶剂的零排放。反应中巧妙地使用了TPGS‑750‑M在水中形成微胶束来解决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问题,充分利用了水的优秀理化性质,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高效。并且表面活性剂TPGS‑750‑M通过处理可以回收利用,完全符合环境友好的原则。该探针对粘度变化敏感,能实现溶液中粘度的检测,并且可以实现细胞内粘度检测与成像,在荧光生物标记领域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水相中合成的对粘度敏感的异恶唑类荧光探针及其在细胞内粘度检测中的生物应用。
背景技术
异恶唑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中常见的结构骨架。异恶唑的衍生物也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神经毒素(A)、抗抑郁药样活性物质(B)、抗β-内酰胺酶抗生素(C)、和合成雄激素丹那唑(D)与抑制促性腺激素产生的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ADC)探针(E)。此外,异恶唑衍生物还可作为合成不同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前体。
粘度作为影响生物过程的主要参数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流动性以及扩散控制反应的反应速率。细胞内粘度异常是很多疾病细胞水平功能性障碍的重要指标,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阿兹海默症等等。荧光探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因此粘度敏感的荧光探针可以作为测量细胞内粘度的重要工具。
基于技术现状,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异恶唑类对粘度敏感的荧光探针。该探针对粘度的变化敏感,随着粘度浓度的增加,探针的荧光强度增加,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细胞内粘度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恶唑类化合物作为粘度荧光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探针一对溶液的粘度变化敏感,随着溶液粘度的增大,探针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该探针对细胞基本无毒性,可用于活细胞中的粘度检测及成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式(III)所示的异恶唑类化合物作为粘度荧光探针的应用,简称为探针一。
本发明尤其推荐上述式(III)所示的异恶唑类化合物作为粘度荧光探针在活细胞的黏度检测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应用为:将所述活细胞置于含所述式(III)所示的异恶唑类化合物的培养基中孵育后,通过荧光检测比较黏度。
优选地,所述式(III)所示的异恶唑类化合物的培养基中式(III)所示的异恶唑类化合物的浓度为5μM。
进一步,所述孵育的条件为37℃,20min。
进一步优选所述荧光检测的条件为:采用共聚焦成像在410nm的激发波长下进行检测。
本发明中,所述式(III)所示的异恶唑类化合物按下述方法: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次向反应瓶中加入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与式(I)所示的苯甲醛肟,之后向反应体系添加表面活性剂并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4小时;
S2:依次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碱与式(II)所示的4-二甲基氨基苯乙炔,室温下反应4-12小时。
S3:反应结束后,向反应瓶中加入乙酸乙酯,搅拌五分钟后分离并抽干有机相即得:
制备方法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6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