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倾转共轴双桨多动力涵道的载人飞行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6016.5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了泥;江堂;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翔夏腾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C27/10;B64C27/82;B64C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倾转共轴双桨多 动力 载人 飞行器 | ||
1.一种可倾转共轴双桨多动力涵道的载人飞行器,包括:机体(1)、姿态传感器等(2)、前翼(3)、前动力涵道(4)、起落支架(5)、主翼(6)、主动力涵道(7)、后动力涵道(8)、水平尾翼(9)、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10)、襟翼(11)、主翼上的副翼(12)、电源管理系统(13)、飞行控制模块(14)、客舱(15);
所述机身具有前端与后端部分,机身定义了所述载人飞行线的中心轴线,其前端部分包含客舱(15)所在位置,其后端部分靠近客舱处布有电源管理系统(13)与飞行控制模块(14);
所述主动力涵道(7)、前动力涵道(4)、后动力涵道(8)分别经由电机驱动的转动轴安装至主翼(6)、前翼(3)与水平尾翼(9)相应末梢处;
所述三对动力涵道(4)(7)(8)皆为共轴双桨的电动涵道;
所述三对动力涵道(4)(7)(8)与传动轴固连,可由电机驱动沿机身轴向做一定角度的俯仰转动;
所述前翼(3)、主翼(6)、水平尾翼(9)皆为平直翼,其中主翼(6)、水平尾翼(9)两者的前缘部分都是后掠的;
所述主翼(6)后缘部分设有襟翼(11)、副翼(12),其中襟翼(11)靠近机翼根部,副翼(12)靠近机翼梢部,两者皆可沿机身轴向做一定角度的俯仰转动;
所述水平尾翼(9)后缘部分设有升降舵(10),可沿机身轴向做一定角度的俯仰转动;
所述飞行控制模块(14)位于机体(1)内部,通过既定控制逻辑配合达到无人驾驶自主控制完成飞行过程;
所述起落支架(5)位于机体(1)下方,可为乘客进入客舱(15)提供登机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转共轴双桨多动力涵道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对动力涵道(4)(7)(8)皆采用的是共轴双桨的涵道螺旋桨,包括收缩涵道、轴支杆、正反螺旋桨等;
双桨式的设计给予电动涵道更高的气动效率并增加了冗余度,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涵道罩的设计大大削弱了噪音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转共轴双桨多动力涵道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动力涵道为三对六发电动涵道一同为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
其中,这三对动力涵道(4)(7)(8)的涵道罩分别与转动轴固连,而传动轴另一边分别与前翼(3)、主翼(6)、水平尾翼(9)连接;
六发电动涵道相应配置有六个独立电机,经电机驱动转动轴进而前动力涵道(4)、主动力涵道(7)与后动力涵道(8)可相应做出相应角度的俯仰倾转以此来改变涵道推力方向配合飞行,以协助实现该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水平巡航等各飞行模态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转共轴双桨多动力涵道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采用了舵控与动力涵道倾转相结合的姿态控制方法,其前翼(3)、主翼(6)、水平尾翼(9)机翼末端为可倾转动力涵道(4)(7)(8),经电机驱动各涵道可独立做不同俯仰角度的倾转以提供不同方向的推力;
在而在主翼(6)、水平尾翼(9)机翼后缘部分相应的舵面(襟翼(11)、副翼(12)、升降舵(10))可在飞行阶段中调整开闭情况,改变飞行力矩;
通过调整各动力涵道与相关舵面的倾转,可在飞行中共同运转调整飞行力矩,以操纵飞行器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进行飞行模态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倾转共轴双桨多动力涵道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襟翼(11)、升降舵(10)及各动力涵道(4)(7)(8)的倾转角度及推力大小,可为飞行器提供大小不一的俯仰力矩;而通过副翼(12)及各动力涵道(4)(7)(8)的倾转角度及推力大小,可为飞行器提供大小不一的滚转力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转共轴双桨多动力涵道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载人飞行器为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其动力源于电源管理系统(13)中蓄电池模组向全机输送电力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翔夏腾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翔夏腾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60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悬浮窗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