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电转换结构、电信号放大电路及双模麦克风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5851.7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东;韩韶峰;周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朱鹏程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结构 电信号 放大 电路 双模 麦克风 | ||
1.一种声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钢(110),用于产生磁力线;
驻极体背极板(120),设置于所述磁钢(110)的一端,用于存储电荷;
复合振膜(130),设置于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远离所述磁钢(110)的一端,并且与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之间留有可供所述复合振膜(130)向靠近驻极体背极板(120)方向位移的空隙;所述复合振膜(130)包括金属镀层(132)和高分子振膜材料层(131),其中,所述金属镀层(132)靠近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设置;以及,
音圈(140),设置于所述复合振膜(130)上,能够在所述复合振膜(130)的带动下产生位移,以切割所述磁力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1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第一通孔(111);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对应设置的通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设置有多个,并且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声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磁钢(110)的横截面面积。
5.一种电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声电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230),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栅极分别与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和音圈(140)的一端耦接,源极接地;所述音圈(140)另一端和金属镀层(132)均接地;以及,
滤波电路(210),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耦接,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电信号放大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耦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放大电路还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器R1和第一非极性电容器C1;所述音圈(140)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器R1和第一非极性电容器C1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放大电路还包括:
第一开关SW1,与所述音圈(140)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之间的电路串联;
第二开关SW2,与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之间的电路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210)包括:
第二非极性电容器C2,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210)的电压输入端耦接;
第二电阻器R2,一端与所述第二非极性电容器C2的另一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210)的电压输出端耦接;
第三非极性电容器C3,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耦接,另一端接地。
9.一种双模麦克风,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电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300)和PCB板(220),所述电信号放大电路设置于所述PCB板(220)上;
所述壳体(300)设置有开口,所述复合振膜(130)通过所设置的开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PCB板(220)安装于所述壳体(300)内,且所述PCB板(220)设置于所述磁钢(110)远离所述驻极体背极板(120)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模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0)外壁安装有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所述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均与所述PCB板(2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58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醛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应用在电力网络中的高压开关保护电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