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固化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5552.3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鲁皖;马吴艳;吴小庆;吴腾飞;韩坤弟;韩伟;康铭铭;徐胜炜;徐胜捷;陶国章;乔志刚;孟祥飞;周新宇;吴领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1F7/18;B01F15/02;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琦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环境 治理 淤泥 固化 预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固化预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一侧设置有输入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输入机构与搅拌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输入机构和搅拌机构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多余淤泥的回收机构,通过湿度检测器对淤泥湿度进行测量,方便控制箱控制注入固化剂的量,方便减少固化剂的使用量,从而提高固化淤泥的效率,再通过驱动电机运转带动绞龙运转,减少输送淤泥容易消耗大量人力和出现设备卡顿的情况,通过入泥管和淤泥泵对输入箱底部的淤泥进行吸入,出泥管将淤泥注入到回收箱内,从而提高淤泥的回收效率,减少输入箱底部的淤泥长期堆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淤泥固化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固化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河道、湖泊淤泥越来越深,需要把对其河道、湖泊进行清淤处理,都是将其淤泥放入车中带走,但是淤泥中带有大量的水分不便运输,因此,此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市面上的淤泥固化设备在对淤泥进行固化操作过程中,淤泥容易积累在输入箱的底部,从而造成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的问题,需要两台驱动电机对淤泥进行传送和搅拌,降低了驱动电机的使用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传统的固化方式通过注入固化剂对淤泥进行固化,浪费了大量的固化剂。
发明内容
本方案解决了淤泥容易积累在输入箱的底部,从而造成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的问题,需要两台驱动电机对淤泥进行传送和搅拌,降低了驱动电机的使用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传统的固化方式通过注入固化剂对淤泥进行固化,浪费了大量的固化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固化预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一侧设置有输入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输入机构与搅拌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输入机构和搅拌机构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多余淤泥的回收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输入机构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输入箱,所述输入箱的一侧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倾斜,且第一导向板的底端朝向输入箱,所述输入箱的另一侧面设置有湿度检测器,所述湿度检测器的输入端贯穿输入箱。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输入箱的内部顶面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槽的槽壁上固定安装有导泥管,所述导泥管的内部设置有绞龙,所述导泥管的上方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安装箱和导泥管且与绞龙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泥管倾斜,且导泥管的顶部朝向安装箱。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卡合连接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的内壁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搅拌叶,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溅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桶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安装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储液桶,所述储液桶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端与搅拌桶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防溅机构包括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上方设置有输出管和防溅板,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搅拌桶的底部相互连通,所述输出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防溅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输入箱和安装座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二限位板且固定连接有万向节,所述第二转轴与绞龙之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5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