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雷达空间谱相参融合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5221.X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5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光;黄钰林;毛德庆;张寅;杨建宇;米晨阳;张永超;张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G01S13/00;G01S7/4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雷达 空间 谱相参 融合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雷达空间谱相参融合成像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布式雷达回波信号模型建立,
发射机位置的极坐标为主接收机的欧式坐标为(x1,y1,H1),主接收机与从接收机的坐标差为(Δx,Δy,Δz);主接收机飞向参考目标O,速度为其中,v分别表示速度方向和大小,设参考目标O位于坐标原点(0,0,0),观测目标P位于(x,y,0),发射机辐射宽带信号观测目标点P,其回波数据与参考目标O的回波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得到目标P回波的距离频率域表达式:
其中,ft表示距离频率,τ表示慢时间变量,A表示回波幅度,Ta表示合成孔径时间,Kr表示调频率,Tr表示发射信号时宽,c表示光速,fc表示载波频率,R'OP(τ)表示目标O与目标P的距离历史差,表示为:
其中,RP1与RO1分别表示目标P与目标O的距离历史和,RTP(τ)和RRP(τ)分别表示发射机和主接收机相对于目标P之间随时间τ的距离变化,RT(τ)和R1(τ)分别表示发射机和主接收机相对于目标O之间随时间τ的距离变化,θT分别表示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θR1分别表示主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
对于发射机与主接收机构成的雷达系统,其x和y方向的空间频率表示为:
其中,kf=2π(fc+ft)/c表示发射信号的空间频率;
将式(1)中的回波信号通过式(3)进行变量代换,得到主接收机的回波信号的空间谱表达式:
s1(kx1,ky1)=A·exp[j(xkx1+yky1)] (4)
根据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θR1,通过式(1)-(3)得到从接收机的回波信号的空间谱表达式:
s2(kx2,ky2)=A·exp[j(xkx2+yky2)] (5)
投影所得到的空间谱分布,该区域的范围可以定义为:
其中,kx和ky表示x和y方向的空间频率向量,[kxmin,kxmax]和[kymin,kymax]分别表示kx和ky在x和y方向的取值范围,ft∈B,B是系统带宽,τ∈Ta;
根据主接收机和从接收机的飞行路径及系统参数,将回波数据相干地投影到空间谱得到:
进而得到重建的点散布函数:
其中,σ(x,y)为目标散射系数,Ω为空间谱的分布范围;
步骤二:广义带宽合成方向选取;
首先,空间谱沿任意方向φi的外切矩型面积为:
Sr(φi)=Bρf(φi)·Bρf(φi+π/2) (9)
其中,Bρf(φi)和Bρf(φi+π/2)分别代表空间谱在φi及其正交方向上的带宽投影;
然后,定义空间谱分布在φi方向的填充因子为:
其中,Sω代表空间谱分布面积;
最后,求解最大填充率方向:
其中,I表示通过复Radon变换的投影片段数量,即为广义带宽合成方向,其对应的单位向量为:
的正交方向对应的单位向量为:
步骤三:二维空间谱数据的投影校正;
将式(6)的空间谱向量kx和ky进行变换:
其中,Arot为旋转矩阵:
对距离频率域的回波数据进行sinc插值来校正投影:
其中,表示二维傅里叶变换,s(t,fτ)表示匹配滤波后的距离时间-方位频率域回波,回波s(t,fτ)的大小为Nr×Nc,Nr为距离向长度,Nc为方位向长度;经上式插值后大小为M×L。在处的空间谱,其投影后的坐标为:
其中,m=1,2,…,M,l=1,2,…,L,和分别表示在处沿和方向的空间谱采样坐标,Δk′x和Δk′y分别表示沿和方向的空间谱采样间隔,(k′xc,k′yc)代表空间谱分布的中心坐标;
步骤四:基于广义矩阵束的空间谱外推补偿;
将k′x方向的主接收机和从接收机回波数据进行归一化:
其中,l1=1,2,…,L1,l2=1,2,…,L2,且L=L1+LΔ+L2,LΔ是间隙数据的数量,U表示沿广义带宽合成方向的全极点模型的极点个数,au1和au2表示信号幅度,x′u表示目标在广义带宽合成方向上的位置,k′x(l1)和k′x(l2)分别表示主接收机和从接收机经过步骤三投影校正后的空间谱,k′Δx表示间隙信号之间的相位差,n1(l1)和n2(l2)表示接收机观测到的加性噪声;
通过式(18),得出全极点信号模型表示为:
其中,l=1,2,…,L,au表示信号幅度,n(l)表示接收机观测到的加性噪声,;
由s′1(l1)和s′2(l2)分别生成Hankel矩阵H1和H2,得到如下方程:
H1-λH2=0 (20)
其中,λ为广义特征值;
求解方程(20),得到对y(l)极点k′x(l)的估计;
由估计的U阶极点组成范德蒙矩阵Z1,得到如下方程:
其中,y=(y(1),…,y(l1))T表示主接收机回波数据,求解方程可以得到y(l)幅度au的估计,根据估计的极点k′x(l)和幅度au,得到(19)中信号模型y(l)的全极点表示形式,通过该模型外推出分布式雷达的缺失空间谱,与已有的空间谱融合,获得补全后的完整空间谱;
步骤五:目标重建与几何校正;
根据步骤四中外推得到的完整空间谱,目标散射系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Ω′表示完整的空间谱分布区域;
经过下式的几何校正得到x-y平面上的成像结果:
其中,(x,y)和(x′,y′)分别表示目标在x-y和x′-y′平面上的位置坐标,为步骤三式(13)中旋转矩阵的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52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