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3566.1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科;吕鑫;方珏静;王于;张继强;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顿 流体 支护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围岩钻孔、锚杆充液、锚杆支护三个步骤。在巷道掘进后,指定位置进行钻孔;将下锚杆连接杆插入非牛顿流体室中,使下锚杆与上锚杆固定相连,当下锚杆收缩至尽头时,通过注液孔对非牛顿流体室进行注液并封堵注液孔;在钻孔内放置锚固剂并插入锚杆,利用钻机进行高速旋转使锚固剂混合凝固,并在螺杆处安装锚杆托盘,利用扭矩扳手上紧螺母。本发明增强了锚杆抗冲击性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深井开采是世界上大多数主要采煤国家目前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随着能源需求量大,矿井延深速度加快,一些煤矿已开始转向或即将进入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煤岩体应力升高,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数量增加,有冲击地压的矿井也逐渐增多,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强度和危害程度也随深度的增加日趋严重。巷道围岩也常常表现出高应力、大变形等特点,而现有的常规锚杆抗冲击性能有限,在强冲击作用下难以对围岩起到支护作用,一旦巷道围岩的变形能超过锚杆所能承受的范围,将会因为支护设备的失效而产生事故,从而对采矿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当巷道发生岩爆或者遇到冲击荷载时,常规锚杆因本身无法产生大变形而不能够与围岩协调变形,这往往导致锚杆被拉断或者钢筋被拉出,锚杆因为无法适应围岩大变形和无法吸收冲击荷载的能量而容易失效,从而导致整个支护体系失效,危及工人的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在现有支护锚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锚杆抗冲击性能有限,面对岩爆或冲击地压时锚杆常被拉断或钢筋被拉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实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围岩钻孔、锚杆充液、锚杆支护三个步骤:
步骤一,巷道掘进后,在巷道指定位置进行钻孔;
步骤二,下锚杆连接杆插入非牛顿流体室中,使下锚杆与上锚杆固定相连,将下锚杆收缩至尽头后,通过注液孔对非牛顿流体室进行注液并封堵注液孔;
步骤三,在钻孔内放置锚固剂并插入锚杆,利用钻机进行高速旋转使锚固剂混合凝固,并在螺杆处安装锚杆托盘,利用扭矩扳手上紧螺母。
具体的,步骤二中上下锚杆间沿垂直方向自由滑动。
具体的,步骤二中上下锚杆分段可自由选择,不限定在中点处。
具体的,步骤二中密封圈垫不限制下锚杆滑动,但控制非流动流体流出。
具体的,步骤二中非牛顿流体的选择根据现场环境及经济性进行判断。
具体的,步骤三中锚杆安装需控制安装速度,控制非牛顿流体呈硬化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现本发明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实现本发明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的侧视图。
图3是实现充填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螺杆;2为上锚杆;3为下锚杆卡销;4为注液孔;5为非牛顿流体室;6为下锚杆连接杆;7为上锚杆限位销;8为密封圈垫;9为下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牛顿流体让压支护锚杆及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围岩钻孔、锚杆充液、锚杆支护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巷道掘进后,在巷道指定位置进行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