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基底信号形态特征的南极冰下水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3107.3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冯甜甜;王岱良;郝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7/4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基底 信号 形态 特征 南极 下水 探测 方法 | ||
一种基于基底信号形态特征的南极冰下水探测方法。步骤一、无线电回波测深数据准备;步骤二、构建描述基底信号水平形态特征的标准;步骤2.1,获取冰床高程数据;步骤2.2,得到可描述水平形态特征的三个指标;步骤2.3,构建标准;为了令冰床高程水平形态特征强的位置突出出来,定义了描述冰床高程水平形态特征的标准为;步骤三、构建描述基底信号竖直形态特征的标准;步骤3.1,获取基底信号数据;步骤3.2,得到可描述竖直形态特征的五个指标;(1)响应度;(2)对称度;(3)瘦高度;(4)薄度;(5)基底界面偏离度;步骤3.3,构建标准;步骤四、获得基底存在冰下水的可能性;步骤4.1,初步可能性判定;步骤4.2,最终可能性判定和分类展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基底信号形态特征对南极地区的无线电回波测深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多个可以描述基底信号形态特征的指标,并联合利用这些指标来获得基底存在水的可能性的极地专题信息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极地中冰盖下的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现象,它是冰下水文网络的重要枢纽,它会加速上覆冰盖的滑动和解体,对海平面上升和气候环境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冰下水的位置对于冰下水文研究和水网的水势预测以及冰流的变化分析都是非常有利的数据支撑。那么探测出冰下水的位置对于整个极地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探测冰盖及冰下的技术有很多,然而无线电回波测深技术对冰盖内部及底部的探测是最为敏感的,弥补了深冰芯钻探在恶劣的南极地区无法大规模实施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地震、重力勘探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于冰盖不敏感的不足,为南极冰下水探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
在寻找冰下水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目视解译,然而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例如,它通常很费时,这对未来大量无线电回波测深数据的解译极为不利。而且解译标准随着解译人员而变化,难以统一。因此开发自动的冰下水探测方法对于极地研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针对冰下水的识别指标非常有限,难以将冰下水的探测精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很有必要开发更多的识别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冰下水探测方法中现有冰下水探识别指标的缺乏,提供一种基于基底信号形态特征,利用多识别指标的无线电回波测深数据的冰下水探测方法。因为在雷达回波图中,存在冰下水的冰-水界面相比于不存在冰下水的冰-非水界面具有诸多很明显的特点,例如:相对明亮、非常平滑且趋于水平、高程都相对较低、界面的上下区域都很暗、界面的较亮区域很薄。而这些都对应为基底信号的水平形态和竖直形态特征。其中水平方向是指雷达回波图的横坐标方向,竖直方向是指雷达回波图的纵坐标方向。因此,本发明利用上述特点来定义能反映出这些冰水界面具有的特点的多个识别指标,并进行多识别指标联合识别的策略,先针对基底信号分别构建水平形态和竖直形态的识别指标,然后利用这些所有指标得到基底存在水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发明任务,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基底信号形态特征的南极冰下水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无线电回波测深数据准备
所用无线电回波测深数据包括测线上的经纬度、飞机飞行高度、飞机至冰床的距离、冰厚、冰表面高程、冰床高程、雷达回波图、回波图上冰表面和冰床的位置;
步骤二、构建描述基底信号水平形态特征的标准
步骤2.1,获取冰床高程数据
利用冰床高程数据计算得到描述水平形态特征的三个指标;冰床高程数据可通过将无线电回波测深数据中的飞机飞行高度减去其到冰床的距离而获得;
步骤2.2,得到可描述水平形态特征的三个指标
计算滑动窗口内的相邻数据点之间的斜率方差得到平滑度,计算相邻数据点之间斜率的绝对值的均值得到水平度,两个指标其值越小越平滑和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