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管、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3089.9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信;胡东兵;胡海利;张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2 | 分类号: | F28F1/12;F28F17/00;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侯玉梅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换热器 冷水机组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加工方法,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换热管结构,具有促进冷凝液膜迅速排走的作用。该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的翅片,相邻的两翅片之间形成流道,翅片上包括两个以上导流结构,各导流结构沿翅片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在翅片上。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能够刺破液膜,并利用液膜表面张力变化,使得冷凝液体向下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商用冷水机组通常采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高效冷凝管作为壳管式冷凝器当中的关键传热元件,其换热性能直接影响机组能效以及成本。当壳管式冷凝器工作时,由于高效冷凝管内外侧介质存在温差,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相制冷剂会在冷凝管管外侧冷凝为液态,热量通过冷凝管壁面传递给管内侧液相载冷剂,载冷剂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根据单管性能测试数据分析管内外侧热阻占比,由于制冷剂导热系数较低等因素影响,管外侧为传热弱侧,因此强化管外侧齿形结构,提升管外侧传热性能,能够有效提升单管的传热效率。
基于上述要求,需要开发一种外翅具有高效排液能力的高效冷凝管,以降低外翅片冷凝液膜厚度,增强换热管传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加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换热管结构,具有促进冷凝液膜迅速排走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的翅片,相邻的两所述翅片之间形成流道,所述翅片上包括两个以上导流结构,各所述导流结构沿所述翅片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在所述翅片上;或者,各所述导流结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周向一圈的翅片上,所述翅片上的液体能通过所述导流结构向所述流道流动。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导流结构为尖锐翅台,所述尖锐翅台形成在所述翅片远离所述管体的一侧;所述尖锐翅台的顶部形成有尖端。
进一步地,所述尖锐翅台上形成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从所述尖锐翅台的顶部倾斜向下向所述尖锐翅台一侧的流道方向延伸,以用于导向液体向对应的所述流道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尖锐翅台为横放的三棱柱状结构,所述尖锐翅台的棱边形成所述尖锐翅台的顶部,所述尖锐翅台的底面沿所述翅片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突出所述翅片对应的侧板面。
进一步地,所述尖锐翅台的底面与所述管体外表面的高度为0.1mm~3mm。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导流结构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翅片的顶部相连接,弯折后另一端向所述流道的底面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结构的外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从所述折弯结构的顶部向所述折弯结构的底部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上朝向所述弯折结构内侧面的部分称为折弯对应部,所述弯折结构与所述折弯对应部呈倒V型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底端与所述流道的底面相接触或与所述流道的底面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对应部背离所述弯折结构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从所述折弯对应部的顶部向所述折弯对应部的底部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结构的顶部形成刺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刺针结构为横放的三棱柱状结构,且所述刺针结构的棱边形成所述刺针结构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上包括两个导流结构,两个所述导流结构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在所述翅片上,且其中一个所述导流结构的高度小于另一所述导流结构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