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22811.7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5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郝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乾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A01M1/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朱波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有害生物 防治 诱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包括诱捕板和捕捉构件,所述诱捕板上开设有能够放置诱食剂的矩形槽,所述捕捉构件安装在诱捕板上方并与矩形槽形成容纳有害生物的空间,所述捕捉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和均匀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的若干个粘附组件,本发明通过倾斜板和两个倾斜板之间形成的第一梯形通道,能够使有害生物有来无回,并通过在矩形槽上撒上诱食剂,可以吸引有害生物进入可以容纳有害生物的空间,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捕捉有害生物,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
背景技术
用来引诱和捕杀昆虫的器具,人们通过对组成蜘蛛网的牵引丝、框丝、放射丝、涡旋丝、蜘蛛丝粘附剂进行仿生设计,试制出由4种不同功能的线、圈编织,并涂布由纳米材料等5种胶黏剂原材料配制的人造蜘蛛丝粘附剂的人造蜘蛛网,创新了捕杀农林害虫的新型多功能诱捕器。
现有的诱捕器使用的成本过高,使用的结构过于复杂,且难以对诱捕到的有害生物进行清理,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包括诱捕板和捕捉构件,所述诱捕板上开设有能够放置诱食剂的矩形槽,所述捕捉构件安装在诱捕板上方并与矩形槽形成容纳有害生物的空间;
所述捕捉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和均匀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的若干个粘附组件;
所述粘附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倾斜板,两个对称设置的倾斜板为一组,每组倾斜板的上方开口大于下方开口,形成上宽下窄的第一梯形通道,相邻组倾斜板形成上窄下宽的第二梯形通道;
所述倾斜板的底面上涂覆有粘附剂;
所述诱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柱。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卡柱与卡槽之间设置有固定插件,所述固定插件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轨道,两个所述滑动轨道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的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诱捕板并延伸到诱捕板的外侧,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倾斜板和两个倾斜板之间形成的第一梯形通道,能够使有害生物有来无回,并通过在矩形槽上撒上诱食剂,可以吸引有害生物进入可以容纳有害生物的空间,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捕捉有害生物,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一种市政用有害生物防治诱捕器中倾斜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捕板;2、矩形槽;3、侧板;4、倾斜板;5、第一梯形通道;6、第二梯形通道;7、支撑板;8、卡槽;9、卡柱;10、固定插件;11、滑动轨道;12、刷板;13、拉杆;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乾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乾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2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