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2732.6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纵奇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4/28;B65H5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正则青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7 | 代理人: | 秦超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居委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绕线机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安装有集线辊;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接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端固接有送线环;所述送线环的位置与集线辊对应;所述电缸与集线辊为平行设置;通过增加可活动的送线环在集线辊的侧壁处,可在集线辊对线材进行收集时,将线材平均的送在集线辊的侧壁上,使得集线辊在收集线材时,不会轻易的出现线材堆积在一处的现象,进而会导致集线辊的利用率较低问题,在增加了集线辊使用效率的同时,可使收集后的集线辊被更方便的存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设备。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各种的线材缠绕在一起,和将线材收集在收集辊上的装置,是线材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装置。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绕线机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2021003541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绕线机绕线的过程中,是通过电机带动收线辊转动,进而使线材缠绕在收线辊上,但是在长期实用观察中,发现了线材会在收集辊上集中缠绕,有缠绕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绕线机绕线的过程中,是通过电机带动收线辊转动,进而使线材缠绕在收线辊上,但是在长期实用观察中,发现了线材会在收集辊上集中缠绕,有缠绕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安装有集线辊;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接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端固接有送线环;所述送线环的位置与集线辊对应;所述电缸与集线辊为平行设置;所述集线辊转动一圈,电缸将送线环推动一个线径的距离;在使用时,先将需要缠绕的线材端部固定在集线辊的侧壁上,同时使线材的中部从电缸端部的送线环中心穿过,带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使集线辊开始旋转,同时打开电缸的开关,使电缸在做往复的活塞运动,此时被送到集线辊上的线材就会均匀的分布在集线辊的侧壁上,在集线辊旋转的过程中,集线辊每转一圈,电缸的端部就会推进一个线材线径的距离,此时就会使线材在集线辊上为均匀分布,不易出现线材在集线辊上出现排布过稀或者排布过于紧密而出现的堆积现象,通过增加可活动的送线环在集线辊的侧壁处,可在集线辊对线材进行收集时,将线材平均的送在集线辊的侧壁上,使得集线辊在收集线材时,不会轻易的出现线材堆积在一处的现象,进而会导致集线辊的利用率较低问题,在增加了集线辊使用效率的同时,可使收集后的集线辊被更方便的存放。
进一步,所述送线环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开槽;所述送线环的侧壁通过弹簧连接有多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位置与开槽对应;所述控制板上靠近送线环圆心的一侧固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上在位于送线环内部的一端固接有自适应控制环;通过在送线环的中部设有自适应控制环,可在电缸从伸长变为收缩状态时,减少线材对送线环的直接冲击,使得线材的变位撞击到自适应控制环的内侧壁,此时在多个控制板配合下,自适应控制环会在送线环的内部移动,进一步将线材的冲击力缓冲掉,增加送线环与自适应控制环的使用寿命,而且可减少送线环在使用时因与线材撞击产生的晃动。
进一步,所述控制板与送线环侧壁之间固接有多组水囊;多个所述水囊之间连通有导水管;通过在控制板与送线环之间设有水囊,且将多个水囊连通,可在自适应控制环与线材冲击时,控制板移动的过程中,使水囊内部的液体通过导水管进入到附近的水囊内部,该操作可减缓控制板的移动速度,使自适应控制环对线材的输送效果更加稳定,不会轻易出现线材因猛烈的撞击,而导致的线材在集线辊上出现不均匀排布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纵奇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纵奇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2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