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塑钢复合管及其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748.5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寇刚伟;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兴管业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30 | 分类号: | B29C65/30;F16L9/147;F16L57/0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600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塑钢 复合管 及其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塑钢复合管及其生产装置,包括复合管主体,所述复合管主体由位于内部的内管和包覆在其外部的壁管构成,所述壁管的外圆设有若干凸棱,所述凸棱内部均设有钢带,所述凸棱外部设有外管,高强度塑钢复合管的生产装置包括生产装置主体和若干设置在其内部的成形模具,所述成形模具包括模主体,所述模主体的半圆形开口与壁管轮廓对应,所述模主体的矩形开口边缘贴有密封框垫,所述密封框垫背向模主体的表面上压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有若干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供电座电性连接,所述密封框垫和密封板的边缘设有通孔。该高强度塑钢复合管及其生产装置,具有性能优良生产便宜的优点,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钢复合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塑钢复合管及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钢塑复合管主要以聚乙烯管材为基管,外部设置高附着力、防腐、食品级卫生型的聚乙烯粉末涂料或环氧树脂涂料,采用前处理、预热、内涂装、流平、后处理工艺制成的给水管道。
现有的钢塑复合管通常为单层结构,其强度较为一般,较为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损坏,较为常见的情况是管道外部受到直接的冲击导致管道损坏,而且现有的的塑钢管在制造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外部压出波纹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但促进热塑形变的热源距离管子的距离太远,单次制造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塑钢复合管及其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塑钢复合管,包括复合管主体,所述复合管主体由位于内部的内管和包覆在其外部的壁管构成,所述壁管的外圆设有若干凸棱,所述凸棱内部均设有钢带,所述凸棱外部设有外管,所述内管与壁管的接触部分熔接,所述凸棱与外管的接触部分熔接,内管的一端设有管容纳部,内管的另一端设有管插入部,管插入部的外径与管容纳部的内径对应。
一种高强度塑钢复合管的生产装置,包括生产装置主体和若干设置在其内部的成形模具,所述成形模具包括模主体,所述模主体的矩形开口边缘贴有密封框垫,所述密封框垫背向模主体的表面上压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有若干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供电座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棒壳和位于其内部的电加热棒,所述棒壳的内部空间被绝缘封盖封闭,所述绝缘封盖内置导电盖板。
优选的,所述密封框垫和密封板的边缘设有通孔,所述密封框垫和密封板边缘中的通孔内设有板螺丝,所述板螺丝拧入模主体矩形开口边缘的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棒壳为一端开放试管状结构,所述棒壳的开放端的外圆上开有壳端螺纹,所述棒壳中部的外圆上开有壳外螺纹,所述壳端螺纹和壳外螺纹之间的棒壳的外圆上设有壳肩。
优选的,所述棒壳的内部空间由壳主腔和壳端腔构成,所述壳主腔和壳端腔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并且轴心线重合,所述壳端腔的内壁上车削有壳内螺纹,所述壳端腔的内壁上还钻有壳壁口。
优选的,所述壳壁口内部设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内部设有两端开有通孔的导电轴,所述导电轴两端的通孔将其径向贯穿。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棒的端部设有棒肩,所述棒肩内部设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的轮廓呈块状,所述第二导电片的轮廓呈L形,所述棒肩内部还开有六角槽,所述第一导电片通过导线与其相邻的导电轴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封盖的螺纹部分与壳端螺纹咬合,所述绝缘封盖背向棒壳的空腔内设有导电盖板,所述导电盖板内部设将其和绝缘封盖贯穿的导电螺丝,所述导电螺丝拧入第二导电片中的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两个视为一组,同组的加热装置通过导线串联,导线固定在伸出电加热棒的导电轴中的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供电座设有两个具有弹性的触片,所述触片与其相邻的加热装置的导电盖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兴管业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兴管业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