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枣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净化方法、净化系统、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21442.X 申请日: 2021-08-11
公开(公告)号: CN113533009A 公开(公告)日: 2021-10-22
发明(设计)人: 白建廷;何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 赞皇县光森中药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34 分类号: G01N1/34;G01N27/327;G01N33/53;G01N33/543
代理公司: 北京共腾律师事务所 16031 代理人: 李保民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酸枣仁 中黄 曲霉 毒素 净化 方法 净化系统 检测
【说明书】:

发明属于黄曲霉毒素去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酸枣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净化方法、净化系统、检测方法,对二氧化氯进行稀释,将其稀释得到二氧化氯溶液;利用二氧化氯溶液对中药材的表面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拌,喷淋后的药材保持12小时,然后将其放置在阴暗环境晾干或烘干,得到处理后的中药材。在酸枣仁的表面喷洒乙酸水溶液,进行酸化降解处理,得到酸化降解酸枣仁;在酸化降解酸枣仁的表面喷洒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中和处理。本发明利用二氧化氯溶液降低黄曲霉毒素再进一步利用乙酸水溶液的酸性降解酸枣仁中的黄曲霉毒素,碳酸氢钠水溶液可以中和残留在酸枣仁中的乙酸水溶液,使酸枣仁保持原有的外观及气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曲霉毒素去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枣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净化方法、净化系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酸枣仁是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重的品种,为了揭示酸枣仁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明确产毒菌,收集了采收、加工、贮藏过程的32份酸枣仁样品,利用免疫亲和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污染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28份样品有黄曲霉毒素检出,污染样品分布在从采收到贮藏的每个生产环节,其中有3份样品仅黄曲霉毒素B1(AFB1)超出《中国药典》限量标准,2份样品的AFB1及总黄曲霉毒素(AFs)均超标,为水漂后及贮藏的样品。水漂后的样品AFB1和AFs最高检出量分别达到94.79,121.43μg·kg-1。所有样品均有真菌污染,新采收的鲜酸枣枣仁污染真菌总数最低,为2.20×102CFU·g-1,随着加工过程的推进逐渐增加,水漂后样品的真菌总数升至1.16×106CFU·g-1。共分离鉴定了321株真菌,分属于17属,酸枣仁上黄曲霉毒素污染来源主要是采收加工环境中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并证实其中1株可以产AFB1,AFB2。酸枣采收后的堆沤环节真菌数量明显增加,脱去内果皮后的枣仁上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成为优势菌群。堆沤和水漂环节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以贵州省制药企业常用的16种中药材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6年贵州省制药、饮片生产企业的130个样品,采用免疫亲和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所含的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了解贵州省常用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为贵州省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参考。其中,陈皮、大枣等果皮果实类中药材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总体较低,而种子种仁类中药材(如柏子仁、槟榔等)和动物类药材(如蜈蚣、僵蚕等)存在较高程度的污染,应予以重视。

减少霉菌毒素的常规策略包括预防和净化策略。黄曲霉毒素的去污一直是食品工业的持续挑战。不断探索新的加工方法以实现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完全降解。范围和方法。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毒素,迄今为止,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黄曲霉毒素列为致癌物质系列。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种类有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等十几种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其结构特征为都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黄曲霉毒素极易溶解在机溶剂中,如甲醇和氯仿等,不易溶于水。黄曲霉毒素会损害人体的器官,抑制人体的免疫机能,而且黄曲霉毒素中AFB1毒性是最大的,是对人类健康危害造成非常严重的一类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目前黄曲霉的检测方法有薄层层析法、微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学方法、电化学免疫检测法。其中薄层层析法对样品处理存在所需时间多,抗干扰能力弱;微柱层析法测定样品是需要对样品组分进行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时,根据实验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和处理途,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影响,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而电化学免疫检测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好、选择活性性好,更适合用于微量元素的检测。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对于去除与净化酸枣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不成熟,去除的效果有待提高,净化系统不完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赞皇县光森中药材有限公司,未经赞皇县光森中药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