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及船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1371.3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陈大为;张逸;姚初晴;于宁舟;陈琛;张新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J2/04 | 分类号: | B63J2/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栾硕 |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舱室 雨降式送 回风 系统 | ||
1.一种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压消音箱,其设置于船舶舱室甲板下方,与船舶舱室的送风管路连通;
第一雨降天花板,其被配设在所述静压消音箱的底面,所述第一雨降天花板上形成有空隙率基于空调的送风量进行确定的第一空隙;
第二雨降天花板,其与船舶舱室的回风管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雨降天花板上形成有空隙率基于空调的回风量进行确定的第二空隙;
其中,回风通过所述第二雨降天花板后经由所述静压箱消音箱的外部回送至所述回风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舱室送、回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雨降天花板的孔隙率基于所述第一雨降天花板的第一空隙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一雨降天花板的面积确定,其中,所述第一空隙的面积和基于设定的最大送风量,设定送风速度以及舱室净高确定;
所述第二雨降天花板的孔隙率基于所述第二雨降天花板的第二空隙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二雨降天花板的面积确定,其中,所述第二空隙的面积和基于设定的最大回风量,设定回风速度以及舱室净高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舱室送、回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雨降天花板的空隙率为:
其中,所述第一空隙的面积和为:
其中,Q为设定最大送风量,v为设定送风速度,且v=H-1,H为船舶舱室净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舱室送、回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雨降天花板的空隙率为:
其中,所述第二空隙的面积和为:
其中,Q回为设定最大回风量,v回为设定回风速度,且v回=H-1,H为船舶舱室净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雨降天花板的空隙率或第二雨降天花板的空隙率为2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雨降天花板设于靠近船舶舱室侧壁的舱室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压消音箱的顶面和侧壁均为绝缘隔音层,所述绝缘隔音层通过固定件与船舶船体结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为碰钉,所述静压消音箱的顶面通过碰钉与上层甲板固定连接,所述静压消音箱的侧壁通过碰钉与船体的龙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雨降天花板通过挡风隔堵板与所述静压消音箱的侧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挡风隔堵板包括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所述静压消音箱的侧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以及贴设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绝缘隔音层。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的舱室均配备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舱室雨降式送、回风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3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