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板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21044.8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席菲菲;李昌州;谢迁;肖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科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4F15/08;E04F15/18;E04F15/20;C04B111/40;C04B111/50;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张小晓 |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地面 保温 隔声板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层纤维增强层、水泥基泡沫芯材、上层纤维增强层和弹性缓冲层;下层纤维增强层和上层纤维增强层的成分相同,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材料组分:水泥300~350份、重钙粉100~150份、石英砂500~550份、胶粉15~20份,保水组份2~5份以及水180~220份;水泥基泡沫芯材包括以下材料组分:水泥150~200份、硅微粉10~15份、粉煤灰10~15份、双氧水18~23份、硬脂酸钙1.5~2份、憎水组分1~2份、保水组分0.2~0.4份、橡胶粉5~10份、高性能纳米铝镁质粉末5~10份、二氧化硅气凝胶组分1~2份、聚丙烯纤维1~2份和水80~120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保温隔声板容易产生形变及隔声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发展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困扰高层住户最大的问题就是噪音、保温问题,为了解决高层住宅的隔声保温问题,新型绿色节能环保保温隔声板材料正在走向浮筑楼面保温隔声系统中。在可持续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国家开始推行“绿色建筑”概念,目前大多数建筑的楼板为12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撞击声压级不足以达到要求,常常采用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的方式解决。
新的《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从75dB提高到70dB,高要求住宅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从65dB提高到60dB。但现有的大部分普通建筑分户楼板基本不做保温隔声措施,近几年随着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很多建筑物慢慢开始做保温隔声的设计,在施工的时候为了提高保暖性及隔音性,会非常重视楼地面保温隔声材料的选用问题。在选择楼地面保温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材料的稳定性,但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同时使用多种不同材料来施工。目前主要的保温隔声板采用三类材料:轻集料混凝土类保温隔声板、有机柔性类保温隔声板(难燃型改性聚乙烯复合卷材、聚酯纤维复合卷材、聚苯板、发泡聚氨酯板、橡塑材料板、玻璃棉板、酚醛板、EPS石墨板、无机纤维保温棉等)和无机发泡类保温隔声板(水泥基泡沫保温隔声板、发泡陶瓷等)。但由于保护层受到人力或者其他物力的受力方向不均,容易导致有机柔性类隔音垫的形变,从而导致饰面层出现空鼓开裂的技术问题;而无机发泡类的保温隔声效果差;此外,轻集料混凝土类的钢筋细石混凝土或全轻混凝土会减少精装房的室内净高。另外隔音垫中,由于受力情况,也会出现地板向下的移动缓冲现象。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板及其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板及其加工方法,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保温隔声板容易产生形变及隔声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板,该保温隔声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层纤维增强层、水泥基泡沫芯材、上层纤维增强层和弹性缓冲层;
所述下层纤维增强层和所述上层纤维增强层的成分相同,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材料组分:水泥300~350份、重钙粉100~150份、石英砂500~550份、胶粉15~20份,保水组份2~5份以及水180~220份;
所述水泥基泡沫芯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材料组分:水泥150~200份、硅微粉10~15份、粉煤灰10~15份、双氧水18~23份、硬脂酸钙1.5~2份、憎水组分1~2份、保水组分0.2~0.4份、橡胶粉5~10份、高性能纳米铝镁质粉末5~10份、二氧化硅气凝胶组分1~2份、聚丙烯纤维1~2份和水80~120份;
所述弹性缓冲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材料组分:水泥580~630份、粉煤灰120~150份、石英砂750~800份、木屑20~30份、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22~27份、引气剂0.15~0.2份、橡胶颗粒10~15份、高性能纳米铝镁质纤维5~10份、减水剂3~5份以及水180~24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科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科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流站二阶锥近似的交直流电网k系数可靠性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却润滑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