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0911.6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张文;周恩民;徐宇峰;李刚;吴勇航;杨知寰;洪兴福;胡运华;卢世承;张维平;刘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电气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3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7部队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70;F04D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董艳慧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压缩机 密封 保温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带有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供气源(101)、以及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密封控制组件和清洗控制组件;供气源(101)的第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经保温进气管(105)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的第一个进气口,并在供气源(101)与目标腔体(100)之间形成循环气路;目标腔体(100)的第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经保温排气管(106)连接至供气源(101)的第一个进气口;供气源(101)的第二个出气口通过密封控制组件经密封进气管(107)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的第二个进气口,目标腔体(100)的第二个出气口通过密封控制组件经密封排气管(108)连接至供气源(101)的第二个进气口,在供气源(101)与目标腔体(100)之间形成进排气气路;供气源(101)的第三个出气口通过清洗控制组件经清洗进气管(109)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的第三个进气口,在供气源(101)与目标腔体(100)之间形成进气气路,且该目标腔体(100)上形成有若干个用于排气的泄漏通道(10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是一个或多个;保温保压循环控制时的目标腔体(100)为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密封控制时的目标腔体(100)为目标密封腔体(103),清洗控制时的目标腔体(100)为目标清洗腔体(104);
其中,所述的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和目标密封腔体(10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010);
所述的目标密封腔体(103)内部设有密封结构(1031),密封结构(1031)将目标密封腔体(103)分隔为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侧腔体和与出气口连通的排气侧腔体,且进气侧腔体与排气侧腔体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包括循环气路机构,循环气路机构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串联于保温进气管(105)上的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第一入口止回阀(203)和循环风机(204)、串联于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与循环风机(204)的进气口之间的循环回路止回阀(213)、以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串接于保温排气管(106)上的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211)和排气止回阀(212);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串接至供气源(101)的第一个出气口,循环风机(204)串接至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进气口;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211)串接至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排气止回阀(212)通过供气源(101)的第一个进气口串接至供气源(101)的废气母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还包括保温机构,保温机构包括:依次串接在循环风机(204)与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加热器(205)、冷却器(206)和入口温度传感器(207)、以及设置在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处的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210),第一加热器(205)连接至控制系统,入口温度传感器(207)和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210)分别外接报警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包括保压机构,保压机构包括:设置在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处的第一出口压力传感器(208)和第一出口差压传感器(209)、以及串接在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与供气源(101)的第一个出气口之间的第一入口减压阀(201),第一出口差压传感器(209)、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和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211)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电气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3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7部队,未经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电气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3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7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9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杆连铸连轧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电塔筒维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