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可调缓冲装置的船用柴油机排气阀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20797.7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丁宇;王林;马生平;李兵权;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L9/10 | 分类号: | F01L9/10;F01L9/18;F01L9/16;F01L9/40;F01L3/20;F01L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缓冲 装置 柴油机 气阀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可调缓冲装置的船用柴油机排气阀及控制方法,包括排气阀壳体、排气阀座、排气阀杆、缓冲活塞、驱动活塞,排气阀壳体上端固定有缓冲腔盖,排气阀座位于排气阀壳体下方,缓冲活塞、驱动活塞、排气阀杆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缓冲活塞、驱动活塞位于排气阀壳体里,排气阀杆伸出至排气阀壳体外,其端部的排气阀盘与排气阀座相配合,排气阀壳体内部的上方设置壳体凸起,排气阀壳体内部的下方安装复位装置。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降低了对传感器要求的同时,减少了传感器受到的影响,提高了信号的准确性,降低了安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排气阀及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是船用二冲程柴油机排气阀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船用二冲程柴油机排气阀作为柴油机的核心组件之一,由于其体积和质量很大,所以存在其开启和关闭速度等工作特性较差的问题,经常导致柴油机的换气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缸内燃烧过程,最终会使柴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变差。
目前绝大多数船用二冲程柴油机排气阀采用电磁阀控制液压油推动驱动活塞带动排气阀杆下行的方式实现排气阀的开启,采用液压驱动或空气弹簧的方式实现排气阀的关闭。在此类船用二冲程柴油机排气阀中,对排气阀开启及关闭的响应速度的提高依赖于提高液压油的压力以及对电磁阀的升级,但与此同时会面临在排气阀开启和关闭的结束阶段各零部件所承受的冲击力增大的问题,容易导致零部件的损坏,所以往往需要额外增设缓冲装置,成本很高。
船用二冲程柴油机排气阀运行一段时间后,热膨胀、磨损以及积碳等因素会导致排气阀出现运行阻力增大等问题,进而导致排气阀开启和关闭的滞后,对柴油机换气质量和燃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柴油机排气阀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排气阀响应速度同时具有缓冲效果的一种带可调缓冲装置的船用柴油机排气阀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带可调缓冲装置的船用柴油机排气阀,其特征是:包括排气阀壳体、排气阀座、排气阀杆、缓冲活塞、驱动活塞,排气阀壳体上端固定有缓冲腔盖,排气阀座位于排气阀壳体下方,缓冲活塞、驱动活塞、排气阀杆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缓冲活塞、驱动活塞位于排气阀壳体里,排气阀杆伸出至排气阀壳体外,其端部的排气阀盘与排气阀座相配合,排气阀壳体内部的上方设置壳体凸起,排气阀壳体内部的下方安装复位装置,缓冲活塞与缓冲腔盖之间形成缓冲腔,缓冲活塞与壳体凸起形成第一通孔,壳体凸起与驱动活塞形成驱动腔,驱动腔下方与排气阀壳体之间形成第二通孔,复位装置上方与排气阀壳体之间形成第三通孔,排气阀壳体侧方连接电磁阀,电磁阀与驱动腔相连通。
本发明一种带可调缓冲装置的船用柴油机排气阀还可以包括:
1、排气阀盘落座于排气阀座时,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通,排气阀盘向下运动后,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被驱动活塞隔开,同时第二通孔与驱动腔相通。
2、驱动活塞上设置活塞凸台,活塞凸台与壳体凸台配合限制排气阀盘开启的最大行程。
3、复位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或空气弹簧装置。
4、当排气阀盘直径为R时,第一通孔的直径R1为0.5R到0.8R之间;第二通孔直径R2为0.2R到0.4R之间;第三通孔直径R3为0.3R到0.5R之间,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依次从小到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