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车牌识别的智能车位地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9856.9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明亮;张义;张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8 | 分类号: | E01F13/08;E04H6/42;G08C23/04;G08G1/017;G08G1/02;G08G1/042;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牌 识别 智能 车位 | ||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位地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车牌识别的智能车位地锁,包括车位地锁主体,所述装载底座的内部左前侧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红外遥控接收模块,所述装载底座的内部并且位于电池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感应器,所述衔接柱的外端安装有挡车铁架,所述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左上侧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所述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右上侧设置有摄像头,通过对现有的车位地锁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地锁能识别多个号牌或某一类的号牌,符合系统预先设置的号牌,地锁自动落锁,车辆离开,地锁自动抬锁,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扰,使用更加灵活;具有独立的车牌识别系统,无需借助于本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使整体的使用便捷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位地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车牌识别的智能车位地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汽车车位也变得越发紧张,超成停车难的困局,从而引起乱占用新能源车位、专用车位、私家车位等情况,给这些车主带来很大的不便;自动车牌识别的智能车位地锁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把允许停放的车辆号牌输入到智能车位地锁系统,只有系统内的号牌才能落锁停放;车牌识别系统具有针对新能源车的号牌识别,只有新能源号牌的车辆才能停放在充电车位,可以有效解决车位乱占用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带车牌识别的智能车位地锁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车牌识别的智能车位地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车牌识别的智能车位地锁,包括车位地锁主体,所述车位地锁主体包括装载底座、承载电路座和挡车铁架,所述装载底座的内部左后侧设置有电池,所述装载底座的底部拐角处开设有固定螺丝孔位,所述装载底座的内部左前侧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红外遥控接收模块,所述装载底座的内部并且位于电池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感应器,所述装载底座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电机马达,所述装载底座的左右两侧中间处设置有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外端安装有挡车铁架,所述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左上侧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所述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左下侧设置有主控板,所述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右上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右下侧设置有蓝牙模块。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机马达的驱动端与右侧所述衔接柱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板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池、第二感应器和电机马达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车位地锁主体在室内停车场使用时,所述驱动板通过信号线与承载电路座电性连接,所述信号线通过左侧所述衔接柱和挡车铁架的内侧进行穿引使用,所述承载电路座位于挡车铁架的内部上侧中间处设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车位地锁主体在露头停车场使用时,所述承载电路座与挡车铁架分离式使用,并且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摄像头分离式使用设置,所述主控板位于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左侧设置,所述蓝牙模块位于承载电路座的正面右侧设置,所述承载电路座的底部拐角处开设有定位螺丝孔,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摄像头通过安装板进行定位安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通过支撑杆与承载电路座连接,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感应器和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主控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对现有的车位地锁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地锁能识别多个号牌或某一类的号牌,符合系统预先设置的号牌,地锁自动落锁,车辆离开,地锁自动抬锁,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扰,使用更加灵活;具有独立的车牌识别系统,无需借助于本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使整体的使用便捷性更高。
2.本发明中,通过车位地锁主体能够适用于室内停车场和露头停车场,使整体的使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室内停车场车位地锁主体使用布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9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