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9457.2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3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利志;余辰将;张鲲;舒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韩梦晴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流 焊接 元件 偏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包括:衬板,其顶面上设有用于焊接元件的元件安装位,所述元件安装位的外侧上设有限位孔;限位件,安装在所述衬板上,所述限位件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凸部;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横向限位臂和纵向限位臂,所述横向限位臂与所述纵向限位臂围成的角部的内侧朝向元件设置。本发明,通过安装在衬板上的限位件对元件形成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可有效防止粘贴在衬板上的元件因受力不平衡而发生的角度的偏转,从而避免产生废板等问题,提高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流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
背景技术
回流焊接工艺常应用于电子制造领域,电脑等电子产品内使用的各种卡板上的元件,都是通过这种工艺焊接在线路板上的。回流焊接设备的内部有一个加热电路,将空气或氮气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后,吹向贴好元件的线路板,让元件两侧的焊料融化后与主板粘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料在融化状态下,其表面张力会使衬板会出现偏移,虽然衬板本身设置有用于辅助焊接的阻焊层,但阻碍层仅能用于在衬板上显示元件的正确焊接位置,无法限制元件的角度偏移,过大的角度偏移会对后续工序作业造成影响从而产品报废。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377328U提供了一种用于回流焊接的压力过炉治具,包括承载板和施压部件,所述承载板四角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施压部件设置在限位部件上,通过施压部件对承载板上的元件在回流焊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压力,以保证焊接效果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但是上述方案中具有以下缺点:
(1)通过施压部件对板材上的元件提供竖直方向上的压力,仅能解决因元件两端的湿润力不平衡,引起元件两端的力矩也不平衡而导致的“立碑”现象的问题,对于元件在回流焊接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等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2)在安装施压部件时,可能存在压力过大,导致元件和焊锡膏受压后,元件出现位移、IC引脚变形等问题,影响电路板成品质量;
(3)施压部件同时对板材上的多个元件提供压力,由于连接部件设置在承载板的四角上,可能存在远离连接部件位置的元件受到的压力小,而发生偏移的现象。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回流焊接装置进行改进,以提高限位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回流焊接的冶具不能解决回流焊接过程中元件偏移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包括:
衬板,其顶面上设有用于焊接元件的元件安装位,所述元件安装位的外侧上设有限位孔;
限位件,安装在所述衬板上,所述限位件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凸部;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横向限位臂和纵向限位臂,所述横向限位臂与所述纵向限位臂形成的角部的内侧朝向元件设置。
在上述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纵向限位臂的长度小于横向限位臂的长度。
在上述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凸部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臂上,所述限位凸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臂的自由端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臂与所述纵向限位臂连接的连接端上。
在上述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凸部包括定位销和限位销,所述定位销呈圆柱形,设置在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臂与所述纵向限位臂连接的连接端上;所述限位销呈棱柱形,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臂的自由端。
在上述用于回流焊接的元件防偏移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销和所述定位销的底面上设有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9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