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管网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9241.6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玲;陈学群;何秋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M3/02;F17D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舒剑晖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街口***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管网 监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网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下管网的区域分布配置多个移动监测端,采用移动监测端监测对应管理区域的地下管路;监测目标区域的管道并生成监测信息;在移动监测端内部配置标准信息区间,将监测信息与标准信息区间进行对比,若大于标准信息区间的最大值,将当前巡视区域标识为问题区并将监测信息发送至远程控制端;远程控制端定位问题区的位置信息,根据问题区的位置信息调配最近的检修人员进行维护;判定是否有检修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问题区,远程控制端继续调配检修人员;检修人员维护完成后。每个检测区域是根据监测长度来配置大小的,可以合理使用移动监测端,解决了移动监测端监测浪费或监测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监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网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城市的地下铺设了大量的各种服务居民的管道。地下管网的监测和巡检是关系城市生存安全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地下管网巡检方法如下:首先,巡检员会定期对所负责辖区内的燃气闸井、场站、调压站、调压箱进行巡检,查看是否有燃气泄漏的情况或者隐患。尤其是燃气闸井基数庞大,巡检员首先需要规划好排查路线,避免绕路、重复排查,每到一个巡查点,巡检员都需要用井钩打开井盖,利用传统的三合一设备监测井内气体的浓度,测量液位高度,最后还需要填写巡查记录。管道的维护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过程,管道的维护除了定期更换到达使用寿命的管道外,还要更换发生泄漏的管道。对于发生泄漏的管道的更换需要及时的发现管道发生泄漏,并能够及时对泄漏进行定位。综上所述,现有的地下管路的监测存在效率低、响应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网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其能解决效率低、响应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下管网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管网区域配置步骤:根据地下管网的区域分布配置多个移动监测端,采用移动监测端监测对应管理区域的地下管路;
移动监测步骤:监测目标区域的管道内压力、气体浓度、管道内温度、管道内湿度、流量和流速,并生成监测信息;
标准对比步骤:在移动监测端内部配置标准信息区间,将监测信息与标准信息区间进行对比,若大于标准信息区间的最大值,将当前巡视区域标识为问题区并将监测信息发送至远程控制端;
巡视调配步骤:远程控制端定位问题区的位置信息,根据问题区的位置信息调配最近的检修人员进行维护;
实时监测步骤:判定是否有检修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问题区,若是,移动监测端发送人员到位信号至远程控制端,若否,移动监测端发送人员缺位信号至远程控制端,远程控制端继续调配检修人员;
检修确认步骤:检修人员维护完成后,监测目标区域的管道内压力、气体浓度、管道内温度、管道内湿度、流量和流速,判定监测信息是否符合标准信息区间,若是,移动监测端发送检修完成信号至远程控制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网区域配置步骤中,根据地下管路的总长度配置每个检测区域的范围。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网区域配置步骤中,每个检测区域对应配置1000m地下管路。
进一步地,在所述移动监测步骤中,移动监测端巡检过程中,将根据管道内压力、气体浓度、管道内温度、管道内湿度、流量和流速生成的监测信息存储并标识存储时间,每隔一个月删除一次存储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巡视调配步骤中,远程控制端搜索距离问题区5km内的检修人员,若匹配到相应人员,调配相应人员到位,若否,将搜索范围扩大至10km,继续调配。
进一步地,在所述实时监测步骤中,移动监测端拍摄检修人员的检修动作并生成检修维护视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9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