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限共轭距成像的紫外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16640.7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林静;刘炳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英迪格成像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限 共轭 成像 紫外 镜头 | ||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限共轭距成像的紫外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光阑;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光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透镜组远离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组靠近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组远离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组靠近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凹面。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有限共轭距成像的紫外镜头可针对150mm~5000mm之间的距离进行像差校正,消除了近距离对焦引入的轴外像差对图像边缘的影响,符合绝大部分紫外成像应用的场景,成像质量高,特别是刑侦和机器视觉检测领域,在实际使用中拥有良好的表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限共轭距成像的紫外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紫外成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刑侦领域、机器视觉检测领域等应用最为广泛。而紫外镜头是紫外成像系统中关键的一个部分,紫外镜头的质量决定了最终的成像质量。现有的紫外镜头都是对无穷远成像进行像差校正,大多是遵循远距镜头的设计形式来设计的,这种形式的镜头结构紧凑,在远距离对焦时的成效效果好。但随着对焦距离的拉近,轴外像点的像差会开始增加,特别是在1m以内的对焦距离,像质下降较为严重。而包括刑侦领域、机器视觉检测等实际场景中,都是有限距离成像,一些检测和信息提取甚至是微距成像。针对无穷远成像进行设计校正的紫外镜头在实际的有限距离应用中,成像质量会有较大的下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有限距离成像质量的用于有限共轭距成像的紫外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有限共轭距成像的紫外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光阑;
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光阑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透镜组远离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组靠近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组远离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组靠近所述光阑的端面为凹面。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光阑的一侧,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位于所述第三透镜远离所述光阑的一侧,所述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凸镜,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均为凹镜。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均为双凹透镜。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第二透镜的表面的半径范围为11.106mm~11.126mm,所述第一透镜靠近所述第二透镜的表面的半径范围为﹣33.922mm~﹣33.942mm,所述第二透镜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的表面的半径范围为﹣39.458mm~﹣39.478mm,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的表面的半径范围为8.467mm~8.487mm。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厚度范围均为3.963mm~3.983mm,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厚度范围均为1.563mm~1.583mm。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194mm~0.214mm,所述第二透镜和光阑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390mm~2.410mm,所述第三透镜和光阑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390mm~2.410mm,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082mm~0.102mm。
在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五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侧,所述第五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设置在所述第四透镜远离所述第三透镜的一侧,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材质均为氟化钙,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材质均为熔融石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英迪格成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英迪格成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