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塞滴灌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16144.1 | 申请日: | 202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8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珊;李佳奇;何国华;王庆明;朱永楠;李海红;王丽珍;翟家齐;何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B01D29/01;B01D29/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滴灌 | ||
1.一种防堵塞滴灌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00),所述管体(100)侧壁等间隔开设有出水口(110),所述管体(100)内侧壁一体成型有胶皮(120),所述胶皮(120)倾斜设置在所述管体(100)内侧壁,且所述胶皮(120)端部侧壁延展至所述出水口(110)内侧壁,所述管体(100)一端安装有连接件(130),两个所述管体(10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130)对接连通;
管道清理机构(200),所述管道清理机构(200)包括壳体(210)、液泵(220)、回液管(230)、滤网(240)和集料盒(250),所述壳体(210)固定安装在所述管体(100)另一端,所述壳体(210)一端与所述管体(100)内部连通,所述液泵(220)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210)外侧壁,所述液泵(220)进液口与所述壳体(210)内部连通,所述回液管(230)一端与所述液泵(220)出液管对接,所述连接件(130)上端安装有水管接头(140),所述回液管(230)另一端与所述水管接头(140)对接连通,所述滤网(240)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210)内部,所述集料盒(250)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210)底部;
所述连接件(130)端部螺纹连接有套管(133),所述套管(133)套接在所述管体(100)外侧,且所述套管(133)端部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管体(100)外侧壁相接触的夹片(134),所述套管(133)端部螺纹连接有管头(135),所述管头(135)套接在所述夹片(134)外侧壁,且所述管头(135)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夹片(134)端部弧面相匹配的弧形边结构,所述胶皮(120)为鳞片状结构,所述出水口(110)为条形孔结构,且所述出水口(110)开口大于所述胶皮(120)外径,所述胶皮(120)一端与所述管体(100)侧壁厚度相同,所述胶皮(120)另一端为薄壁结构,且所述胶皮(120)另一端延展至所述出水口(110)内侧,所述集料盒(250)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210)底部,所述集料盒(250)内部空腔位于所述滤网(240)一侧,且所述滤网(240)倾斜设置在所述集料盒(250)上方,所述壳体(210)上端密封安装有盖板(211),所述盖板(211)下端面位于所述滤网(240)上端,且所述盖板(211)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滤网(240)上端端部相匹配的凹槽结构,所述连接件(130)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杆(136),所述支杆(136)至少为对称设置的两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0)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挡圈(131),所述挡圈(131)内径与所述管体(100)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131)一侧安装有垫圈(132),所述垫圈(132)安装在所述挡圈(131)和所述管体(100)之间,且所述垫圈(132)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圈(131)和所述管体(100)侧壁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1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