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和水稻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15485.7 | 申请日: | 202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鲁伟林;尹健;李传保;季新;李淑梅;王付娟;董丽平;李猛;扶胜兰;刘娟;卫云飞;洪枫;唐明明;徐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B79/02;A01G22/40;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云英 还田 施肥 方法 水稻 种植 | ||
本发明属于沤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和水稻种植方法。一种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紫云英植株的田块进行灌水淹沤。本发明的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对正常生长的紫云英不犁田翻压,直接灌水沤烂,操作简单,可有效防除在土壤或上季稻桩中越冬的虫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沤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和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紫云英作为绿肥作物之一,对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避免冬闲田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紫云英都是通过翻压后进行灌水压青沤烂,促进紫云英快速腐解,然后进行水稻种植,但是这种翻压沤烂方法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紫云英植株的田块进行灌水淹沤。
本发明的紫云英还田施肥方法对正常生长的紫云英不犁田翻压,直接灌水沤烂,操作简单,可有效防除在土壤或上季稻桩中越冬的虫卵。
紫云英可以直接翻耕播种,也可以套播播种。优选地,所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套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稻田套播。
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稻田套播时,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的收获期,确定紫云英的播种期。优选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稻田套播时,紫云英的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优选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直接翻耕播种时,紫云英的播种期为9月30号前。
优选地,所述紫云英的播种方式为撒播或条播。
种植紫云英时,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和鲜草量高等性状的紫云英品种。优选地,所述紫云英的品种为信紫1号和/或信白1号。
优选地,所述紫云英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优选地,所述种子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紫云英种子晾晒1-2天,然后在晾晒过的紫云英种子中掺细沙揉搓去除种皮外层蜡质。种子处理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
优选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稻田套播时,紫云英的播种量相对于每667m2的田块为2.0-2.5kg。
优选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直接翻耕播种时,紫云英的播种量相对于每667m2的田块为1.5-2.0kg。
优选地,在种植紫云英的田块中开设厢沟、腰沟和围沟,三沟相通,利于涝时排水和旱时灌水。
优选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稻田套播时,在种植紫云英后开设厢沟、腰沟和围沟。
优选地,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直接翻耕播种时,开设厢沟、腰沟和围沟后种植紫云英。
优选地,所述两条紧邻的厢沟之间的距离为2.5-3.0m。
优选地,所述厢沟的宽度为0.1-0.3m,深度为0.2-0.4m。腰沟和围沟适当加宽加深。
紫云英的种植方式为稻田套播时,水稻收割后及时追肥。优选地,在紫云英的生长过程中,补施磷钾肥。紫云英是喜磷作物,补施磷钾肥可促进根系生长,改善土壤。
优选地,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和/或钙镁磷肥。
优选地,所述钾肥为氯化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5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