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氮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5308.9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6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力波;周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固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陆颖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依次包括氨化池、沸石池、脱氨池、铁碳池、沉降池,所述铁碳池出水输送至沉降池,所述脱氨池包括阳极室(1)、阴极室(2),所述阳极室(1)和阴极室(2)之间设置隔膜(3),所述阳极室(1)设置进水口(11)、阳极(12)和脱氨液出口(13),所述阴极室(2)设置氨液出口(21)、阴极板(22);所述氨液出口(21)连接所述铁碳池,所述脱氨液出口连接芬顿池,芬顿池连接生化池,所述沉降池设置沉降剂入口。本发明的含氮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含氮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水中的氮主要以4中形式存在,有机氮(蛋白质、氨基酸、尿素、胺类硝基化合物等)、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在未处理的原废水中,有机态氮和氨态氮是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氮能够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以致水质恶化,甚至湖泊退化。NH3-N的氧化,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水质下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水中的NO2-N和NO3-N对人和水生生物有较大的危害。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氮的形态不断变化,消耗水体中氧,传统的脱氮方法,传统的脱氮方法主要是生物法、物化法等。生物法:生物处理方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废水脱氮法。其一般由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组成。硝化过程是在异养菌或自养菌的作用下,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氮的过程。反硝化过程是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废水中存在着有机氮、氨氮、硝态氮等形式的氮,其中以氨氮和有机氮为主要形式。在生物梳理过程中,有机氮被一样微生物氧化分解,即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而后经硝化过程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最好通过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逸入大气,从而降低废水中N的含量。硝化细菌为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细菌的生长代谢尤为缓慢,在实际的规模化生产中较为困难,其相对于一般细菌培养的代时较长,对溶解氧、温度等较为敏感。目前对硝化的细菌培养已有相关发明专利,但其只是培养单一的硝化细菌制剂,单一菌株在处理污水时会造成总氮的积累,因此还需要配合反硝化细菌进行脱氮。物化法主要包括:吹脱法、化学沉淀法,还有选择性离子交换法、乳化液膜分离及超重力脱氮等物化除氮法。物化法一般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但其通常需要投加试剂,运行费用高。
而目前的生化法和物化法都是将氨氮作为污染物去除,并没有将其作为资源回收利用,目前的处理方法不仅仅浪费氮源,还具有高能耗的特点,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能够回收氮源的低能耗处理系统来对含氮废水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一种含氮废水处理系统,其能够对含氮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依次包括氨化池、沸石池、脱氨池、铁碳池、沉降池,所述铁碳池出水输送至沉降池,所述脱氨池包括阳极室、阴极室,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设置隔膜,所述阳极室设置进水口、阳极和脱氨液出口,所述阴极室设置氨液出口、阴极板;所述氨液出口连接所述铁碳池,所述脱氨液出口连接芬顿池,芬顿池连接生化池,所述沉降池设置沉降剂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脱氨池设置pH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沸石池中吸附氨氮后的沸石输送至再生池进行再生处理,再生处理产生的氨氮出水输送至所述铁碳池。
进一步地,所述铁碳池中的铁碳填料中含有镁源;且所述镁源可以为单质镁。
进一步地,沉降剂为含镁溶液,所述含镁溶液为氯化镁溶液、海水、盐卤或灰烬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剂还包括含磷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含磷溶液为聚磷污泥经过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浆液经微滤处理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镁源为所述含镁溶液;所述氨化池中含有氨化细菌。
进一步地,所述氨化细菌为土壤杆菌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固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固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53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FMCW测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电液驱动锚索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