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淋巴灌注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3772.4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鸿鹰;汪贵明;刘灵军;熊航;易韬;陈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刘竹 |
地址: | 61004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淋巴 灌注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淋巴灌注显示方法,涉及淋巴灌注显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S1、选取恒河猴新鲜标本;S2、配制亚甲蓝显色剂;S3、制备明胶凝胶;S4、定位淋巴结;S5、淋巴结灌注,边推注边观察,避免推注压力过大穿破淋巴结,至肉眼可见淋巴结显示蓝色并向心行进;S6、蘸取明胶凝胶将进针点封堵;S7、反复多次步骤S5至S6的灌注显示,直到淋巴管显示完全。本发明采用亚甲蓝水溶液进行淋巴灌注,可显示微细的淋巴管,能避免传统墨汁等在逆压力灌注过程中会很快冲破淋巴管壁,造成筋膜间弥散的问题;通过在恒河猴标本的体内注射显示淋巴导管,能明确人体淋巴回流的具体模式,同时结合临近标志结构进行记录描述,可为手术新术式提供理论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淋巴灌注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淋巴灌注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观察手段及相关学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如今淋巴管的观察方法主要包括淋巴管注射法、淋巴管造影法、动脉内墨汁-硝酸银水溶液注射法、淋巴管的同位素扫描法、过氧化氢涂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法、扫描电镜观察法等。这些方法各自具备各自的特点,且各自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淋巴管灌注是直接将有色注射剂注入人淋巴结内,或者领域淋巴管能吸收较大颗粒的特性,将颜料注入组织内,任其吸收入淋巴管后,使淋巴管、淋巴结充盈显色的技术。
传统技术中,淋巴管灌注显示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墨汁、油画颜料等进行灌注,墨汁、油画颜料颗粒大,分子量大,不能通过某些组织,且显示效果不佳,同时,墨汁、油画颜料等在逆压力灌注过程中会很快冲破淋巴管壁,造成筋膜间弥散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设计提供一种淋巴灌注显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解决墨汁、油画颜料颗粒大,分子量大,不能通过某些组织,且显示效果不佳,同时,墨汁、油画颜料等在逆压力灌注过程中会很快冲破淋巴管壁,造成筋膜间弥散的问题,提供一种淋巴灌注显示方法,本发明采用亚甲蓝水溶液进行淋巴灌注,可显示微细的淋巴管,能避免传统墨汁等在逆压力灌注过程中会很快冲破淋巴管壁,造成筋膜间弥散的问题;且在进行淋巴结灌注过程中,全程缓慢推注并持续观察淋巴结状态,可防止穿破淋巴结亚甲蓝水溶液由周围软组织渗出,影响灌注显示效果;通过在恒河猴标本的体内注射显示淋巴导管,能明确人体淋巴回流的具体模式,同时结合临近标志结构进行记录描述,可为手术新术式提供理论指导。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淋巴灌注显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恒河猴新鲜标本;
S2、配制亚甲蓝显色剂,将亚甲蓝粉末与纯水混合均匀,配制成亚甲蓝水溶液,且亚甲蓝占比为0.25%;
S3、制备明胶凝胶,将明胶颗粒与纯水混合后进行持续加热,制得明胶凝胶;
S4、采用23号手术刀纵行切开恒河猴新鲜标本的腹股沟区皮肤,并使用解剖镊按手术方式分离恒河猴新鲜标本的软组织,定位淋巴结;
S5、淋巴结灌注,将1ml的注射器连接上32G的针头,吸取亚甲蓝水溶液至注射器内,并使注射器与恒河猴新鲜标本的腹股沟区皮肤呈45-60度的角度,插入定位到的淋巴结,由向心方向行缓慢推注亚甲蓝溶液,边推注边观察,避免推注压力过大穿破淋巴结,直至肉眼可见淋巴结显示蓝色并向心行进;
S6、进行针点封堵,在推注亚甲蓝水溶液到淋巴结压力快冲破淋巴结时松开手,迅速采用棉签蘸取明胶凝胶将进针点封堵;
S7、使用解剖镊追踪淋巴管的走向,在确定上一级淋巴结后继续注射,反复多次步骤S5至S6的灌注显示,直到淋巴管显示完全。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恒河猴新鲜标本为炎性疾病死亡的恒河猴制得。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当推注过程中遇到受阻时,回抽注射器或停止推注,且保持注射器的压力不变,然后再缓缓推注行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