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洗脸巾的抑菌除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3671.7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24 | 分类号: | D01F2/24;D01F1/10;C08F251/00;C08F212/14;C08F220/34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洗脸 除臭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洗脸巾的抑菌除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抑菌除臭纤维材料由增效纤维、腈纶、维纶合股制成,该增效纤维吸湿性能好,纤维上接枝有大量β‑环糊精,β‑环糊精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同时表面还有大量季铵盐结构和卤胺结构,使得表面电荷密度高,能够很好对细菌进行吸附,细菌接触到增效纤维时,卤胺化合物释放出的带正电荷的卤正离子和细胞中的受体结合,从而阻碍酶的合成或细胞新陈代谢过程,同时季铵盐能够与细菌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结合,破坏细胞膜的组成,导致细胞内部RNA、DNA、钾离子泄露,进而杀死细菌,同时与传统的抗菌纤维相比,该纤维材料的抗菌效果更持久,不会因毛巾多次使用,导致抗菌效果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洗脸巾的抑菌除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洗脸巾类产品,是量大面广的日用纺织品,一方面,使用频次高,经常置于浴室等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另一方面,在炎热夏季,洗脸巾经常作为汗水擦拭用品,在高温高湿且有丰富人体皮屑等存在的汗液环境下,细菌更容易滋生,该类洗脸巾通常一天之内便会出现异味,因此,洗脸巾需要抗菌性能,以防止细菌在不同使用者中的传递以及不快味道的发生;
最佳的抗菌洗脸巾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可控抗菌,即在细菌大量繁殖的环境,即潮湿、高温、有丰富营养物质等条件下,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抗菌效果,而现有的毛巾在使用后,放置在不通风环境中会产生异味,且多次使用后的洗脸巾抗菌效果明显下降,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洗脸巾的抑菌除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洗脸巾的抑菌除臭纤维材料,由增效纤维、腈纶、维纶合股制成;
所述的增效纤维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2,2-双(4-羟基苯基)丙烷、碳酸钾、硫酸二甲酯、丙酮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90-10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3-5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高锰酸钾、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10-12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1-2h,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和盐酸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15-12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5-8h,制得中间体3,将中间体3、β-环糊精、浓硫酸、二氯甲烷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4;
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A2:将中间体4、溴乙烯、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0-1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0-15h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4-5,制得中间体5,将羧甲基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中间体5、1-羟基苯并三唑、乙二胺、乙醇,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5-8h,制得中间体6;
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A3:将5,5-二甲基海因、氢氧化钠、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90-100℃的条件下,搅拌回流10-15min后,降温至温度为80-85℃,加入1-溴-2-氯乙烷,继续回流7-9h,制得中间体7,将中间体7、对羟基苯乙烯、碳酸钠、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8-10h后,加入次氯酸钠溶液,保持反应液pH值为7,搅拌1-1.5h,制得中间体8;
反应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