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13619.1 | 申请日: | 202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银引森;涂来发;周国强;胡伊特;胡伊达;张彭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02 | 分类号: | H01H3/02;H01H3/38;H01H3/32;H01H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孙晓林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源 转换开关 操作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驱动组件设置驱动第一驱动槽、第二驱动槽,第一轴的两端穿过第一滑轨分别伸入驱动组件的第一驱动槽、转动盘的第一传动槽,第二轴的两端穿过第二滑轨分别伸入驱动组件的第二驱动槽、转动盘的第二传动槽,在第一电源的分合过程中,第一驱动槽的其中一端推动第一轴在第一滑轨中旋转,在第一弹簧组过死点后,第一弹簧组带动第一轴继续向第一驱动槽的另一端运动并推动转动盘转动,在第二电源的分合过程中,第二驱动槽的其中一端推动第二轴在第二滑轨中旋转,在第二弹簧组过死点后,第二弹簧组带动第二轴继续向第二驱动槽的另一端运动并推动转动盘转动。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触头分合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包括该操作机构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动作速度跟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气性能相关,动作速度越快,触头的分合也越快,由此产生的电弧的危害可降到较低的程度,有效地保证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分断单元中触头的良好接触和分断。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10444416A“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分别用于拉动第一动触头组件、第二动触头组件的转动。这里,操作机构向外延伸出来的第一滑杆、第二滑杆,不利于生产储存、管理;另外在驱动组件的两侧各设一组弹簧储能驱动机构,双电源转换开关操作机构的体积大,不利于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更小、触头分合速度快、利于生产储存和管理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依次穿置于大轴的驱动组件、弹簧储能驱动机构和转动盘,所述的驱动组件设置第一驱动槽、第二驱动槽,所述的第一驱动槽和所述的第二驱动槽在端面上的角度错开,所述的弹簧储能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连接于第一弹簧组的第一轴和传动连接于第二弹簧组的第二轴,所述的第一轴的两端穿过第一滑轨分别伸入驱动组件的第一驱动槽、转动盘的第一传动槽,所述的第二轴的两端穿过第二滑轨分别伸入驱动组件的第二驱动槽、转动盘的第二传动槽,在第一电源的分合过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槽的其中一端推动第一轴在第一滑轨中旋转,在第一弹簧组过死点后,第一弹簧组带动第一轴继续向第一驱动槽的另一端运动并推动转动盘转动,在第二电源的分合过程中,所述的第二驱动槽的其中一端推动第二轴在第二滑轨中旋转,在第二弹簧组过死点后,第二弹簧组带动第二轴继续向第二驱动槽的另一端运动并推动转动盘转动。
特别的,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的驱动组件上顺次设置第一合闸凸块、第二合闸凸块、第一分闸凸块和第二分闸凸块,所述的第一电磁铁的动铁芯末端具有第一导板,所述的第二电磁铁的动铁芯末端具有第二导板,所述的第一导板作用于所述的第二合闸凸块或所述的第一分闸凸块使驱动组件顺时针旋转,所述的第二导板作用于所述的第一合闸凸块或所述的第二分闸凸块使驱动组件逆时针旋转,第一合闸凸块和第一分闸凸块用于第二电源的开关通断,第二合闸凸块和第二分闸凸块用于第一电源的开关通断,所述的第一导板、所述的第二导板可在各自的动铁芯上横向伸缩,分别与第二合闸凸块、第一合闸凸块形成回转避让结构。
特别的,所述的第一导板和所述的第二导板具有相同的回转避让结构,所述的第二导板可在动铁芯的滑槽中横向运动,在第二导板上设有压片,所述的压片和压板之间设置回复弹簧。
特别的,所述的第一导板和所述的第二导板的前端具有导坡。
特别的,所述的第一合闸凸块、所述的第二合闸凸块、所述的第一分闸凸块和所述的第二分闸凸块在驱动组件的端面上分别位于十点钟方向、二点钟方向、四点钟方向、八点钟方向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撑袋装置及拉片打包设备
- 下一篇:智能内置球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