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厚软土管桩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3393.5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穆永超;刘彦;孙欢欢;冯满霞;杨钧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成科创基础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熊雨静 |
地址: | 43009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厚 软土管桩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土管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桩:单节桩长度均为8~12米,且下节桩身内径大于上节桩身外径;所述桩身的上端内壁设置有水平承台,所述承台上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槽口;S2、打桩:使用全站仪对桩位点放样,通过打桩机将桩身打入设计位置,若桩身垂直度偏差在1%以上,则校正桩身后再进行打桩;S3、接桩:将上节桩身吊装安装至下节桩身,保证上节桩身的槽台插入下节桩身的槽口,上节桩身下端的外壁与下节桩身上端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腔,下节桩身的上端和上节桩身的下端通过连接件衔接,并注入防腐蚀浆料。本发明实现了接头的防腐蚀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瓶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厚软土管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桩基设计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越来越普遍。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深厚软土地层中经常遇到的接头防锈、开挖变形等相关工程问题。结合目前在深厚软土地区的管桩项目,对管桩施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深厚软土层管桩的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深厚软土管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桩:单节桩长度均为8~12米,且下节桩身内径大于上节桩身外径;所述桩身的上端内壁设置有水平承台,所述承台上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所述桩身的上端外壁内嵌有金属焊板;除位于最下方的桩身,所有桩身的底端均具有凸出的槽台,所述槽台设置为上节桩身的槽台可插入下节桩身的槽口,所述桩身的下端外壁内嵌有金属焊板;
S2、打桩:使用全站仪对桩位点放样,通过打桩机将桩身打入设计位置,若桩身垂直度偏差在1%以上,则校正桩身后再进行打桩;
S3、接桩:将上节桩身吊装安装至下节桩身,保证上节桩身的槽台插入下节桩身的槽口,上节桩身下端的外壁与下节桩身上端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腔,下节桩身的上端和上节桩身的下端通过连接件衔接,并注入防腐蚀浆料;
所述连接件包括:竖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注浆硬管,所述竖板绕下节桩身外壁环设,所述竖板的顶端高于所述下节桩身的顶面,所述竖板的顶端与第一横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横板延伸至上节桩身下端的金属焊板,所述第二横板位于第一横板正下方,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与竖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延伸至与上节桩身的外壁接触,所述注浆硬管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进入所述空腔,所述注浆硬管与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通过螺纹连接;
下节桩身的上端和上节桩身的下端通过连接件衔接并注入防腐蚀浆料具体步骤为:将连接件沿着上节桩身的外壁穿入,通过下节桩身的顶面支撑所述第二横板,将第一横板和上节桩身下端的金属焊板焊接,将竖板与下节桩身上端的金属焊板焊接,在焊接的同时,通过注浆硬管同步向空腔中注入防腐蚀浆料,当空腔中注满防腐蚀浆料后,将注浆硬管旋转使其到达空腔的底部。
S4、通过打桩机继续对完成接桩的桩基打桩,重复步骤S3和S4,直到桩基达到设计深度。
优选的是,单节桩的桩身壁厚为90~120mm。
优选的是,所述承台与所述桩身一体浇筑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槽口内涂覆有一层自粘胶。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2中,打桩前,最下方的桩身的底部端面固定有桩尖。
优选的是,水平承台与下节桩身顶面的距离为60-90cm。
优选的是,沿连接件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注浆硬管。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应用于深厚软土环境,上节桩身和下节桩身的接头特别容易腐蚀,影响桩基性能,因此将桩基设计为桩基从下到上单节桩基之间的直径逐渐变小,通过两个不同直径的桩基之间的空腔填充防腐蚀浆料,并通过连接板密封,实现桩基接头的防腐蚀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成科创基础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成科创基础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三聚氰胺尾气再利用制备双氰胺的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