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微取样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12722.4 申请日: 2021-08-10
公开(公告)号: CN113588328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9
发明(设计)人: 王继隆;马波;李培伦;鲁万桥;唐富江;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1/08 分类号: G01N1/08;G01N23/2252;G01N23/2202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程小芳
地址: 15007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耳石 化学分析 取样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鱼类鉴别及生活史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微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同一鱼样本的两个矢耳石进行包埋,一个用于分析耳石核心区结构,另一个用于耳石微取样;(2)用于分析耳石核心区结构的矢耳石包埋后采用电子微探针进行元素面分析,确定耳石核心区结构图;(3)按照步骤(2)确定的耳石核心区结构图对用于耳石微取样的矢耳石进行微取样,取样位置为耳石核心区。本发明借助EPMA分析技术开展耳石特定区域的微取样方法。此方法能够精确划分目标区域,准确采集该区域的样品,为耳石微取样工作提供科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鉴别及生活史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微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麻哈鱼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在淡水河流中出生,幼鱼孵出后不久便降海,一般在海洋中生活2-5年后返回出生淡水河流中繁殖,繁殖后不久便死去,终生只繁殖一次。近年来对大麻哈鱼相关的科研工作在逐渐开展,例如生物学研究、生活史特征、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等工作。其中耳石微化学分析研究在大麻哈鱼生活史、种群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鱼类耳石比较稳定,能够记录保存生境履历信息,通过耳石微化学分析能反演其生活史特征。基于该方法对大麻哈鱼不同地理种群及人工和野生群体之间能够有效的辨别。该方法已成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群体辨别以及大麻哈鱼生活史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耳石微取样技术是开展特定阶段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前提。对大麻哈鱼而言,其早期生活阶段在淡水环境中生活,降海后在海洋中生活。在其早期淡水生活阶段由于栖息环境的不同,例如人工孵化水体和自然河流以及不同自然栖息河流之间环境的差异,在其耳石生长过程中其化学元素的积累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为了研究其早期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对该阶段耳石进行微化学分析,首先需要对该时期形成的耳石样品特定区域内进行微取样,采集耳石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碳、氧等稳定同位素分析。但是,目前对耳石微取样的方法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微取样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取样位置的参考往往存在取样位置偏差,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微取样方法,借助EPMA分析技术开展耳石特定区域的微取样方法。此方法能够精确划分目标区域,准确采集该区域的样品,为耳石微取样工作提供科学的方法。

一种鱼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微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同一鱼样本的两个矢耳石分别进行包埋,一个用于分析耳石核心区结构,另一个用于耳石微取样;

(2)用于分析耳石核心区结构的矢耳石包埋后采用电子微探针进行元素面分析,确定耳石核心区结构图;

(3)按照步骤(2)确定的耳石核心区结构图对用于耳石微取样的矢耳石进行微取样,取样位置为耳石核心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包埋具体包括:采用环氧树脂对同一鱼样本的两个矢耳石分别进行包埋,包埋时耳石有凹槽的一侧朝上放置在模具内,树脂硬化后,沿着头尾部、背腹部平面,对具有凹槽一侧的耳石进行切割、打磨直至暴露耳石核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先对横截面进行锶元素面分析得出锶元素低值区平面结构,然后沿头尾方向的纵截面切割、打磨耳石背部至暴露耳石核心后,对纵截面进行锶元素面分析得出锶元素低值区深度。大麻哈鱼等溯河洄游性鱼类早期生活在淡水河流中,通过耳石中的锶元素浓度能够将淡水和咸水生活阶段进行有效的划分(咸水生活阶段中的锶元素浓度显著高于淡水生活阶段)。

进一步地,根据锶元素低值区平面结构和锶元素低值区深度确定耳石核心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锶元素低值区中锶元素含量低于0.16%。

进一步地,所述耳石核心区结构为椭球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微取样方法为,利用微取样机器钻头钻取耳石核心区域的粉末状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2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