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木薯薯肉氢氰酸含量的SNAP引物组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2693.1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肖亮;陈新;尚小红;严华兵;曾文丹;曹升;陆柳英;赖大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刘竹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木薯 氢氰酸 含量 snap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鉴定木薯薯肉氢氰酸含量的SNAP引物组,包括引物对一和引物对二,所述引物对一包括正向引物一和反向引物一,所述引物对二包括正向引物二和反向引物二;还公开了应用。本发明的应用方法简单,鉴定和筛选过程高效快速,条带准确易读,应用成本低,可大大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木薯育种中的实用性及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鉴定木薯薯肉氢氰酸含量的SNAP引物组及应用。
背景技术
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耐旱抗贫瘠,广泛种植于非洲、美洲和亚洲等100余个国家或地区,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热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被誉为“淀粉之王”。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生活有了更加多样化和功能化的需求,木薯作为一种特色薯类杂粮在美食界崭露头角。然而,由于木薯块根中含有一种叫生氰糖苷(以下简称氰苷)的物质,其会分解释放出有毒物质氢氰酸(HCN),在食用木薯块根时需要十分小心,如有不慎就会中毒,食用前需要用清水浸泡。木薯块根中HCN的含量因品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新鲜木薯中HCN含量低于50mg/kg时,不用泡水即可食用。因此,选育低HCN食用木薯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传统木薯育种方法主要集中在资源引进与系统选育方面,包括杂交或实生种选育,周期相对较长,效率低下,而具有领先优势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为木薯品种选育或资源筛选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单核苷酸扩增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amplified polymorphism:SNAP)标记技术是通过将一条PCR引物的3’末端安排在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上,并引入错配的碱基,另一条PCR引物按照传统方法设计,可通过标准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明确判定PCR扩增条带的“有”和“无”,来判断相关性状。该方法操作简单,简易高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适用于木薯薯肉氢氰酸含量的SNAP分子标记,提高低HCN木薯选育种的效率,降低木薯品种选育或资源筛选过程的繁琐度及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鉴定木薯薯肉氢氰酸含量的SNAP引物组及应用,本发明简单、高效快速、应用成本低,可简易快速实现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木薯薯肉HCN含量的目的,大大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木薯育种中的实用性及高效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鉴定木薯薯肉氢氰酸含量的SNAP引物组,包括引物对一和引物对二,所述引物对一包括正向引物一和反向引物一,所述引物对二包括正向引物二和反向引物二,所述正向引物一和正向引物二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NO.1,所述反向引物一和反向引物二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见SEQ ID NO.2和SEQ I DNO.3。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引物组在制备用于鉴定或筛选木薯种质资源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可用于PCR扩增检测,PCR扩增反应体系为50μL体系,具体如下:浓度为50ng/μL的模板DNA 2μL,2×Taq Master Mix 25μL,浓度为10μmol/L的正向引物1μL,浓度为10μmol/L的反向引物1μL,ddH2O 21μL。
进一步的,PCR扩增程序如下:在95℃条件下预变性3min,95℃变性30s,60.5℃退火30s,72℃延伸30s,进行32个循环,72℃延伸5min,4℃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应用方法简单,鉴定和筛选过程高效快速,条带准确易读,应用成本低,可大大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木薯育种中的实用性及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鉴定电泳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2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