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能耗被动房装修改造专用可拆装窗体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0720.1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E06B1/62;E06B3/30;E06B3/67;E06B5/16;E06B7/28;E04G23/08;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6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被动 装修 改造 专用 拆装 窗体 构造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低能耗被动房装修改造专用可拆装窗体构造,窗体设置在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上,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设置在铝材框架上,铝材框架设置在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上,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设置在墙体上;窗体和铝材框架之间设有密封结构,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和墙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墙体内侧或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室内保温层上部设有装饰面板;铝材框架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填充木板,墙体上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有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以及铝材框架。本发明在不破坏原有窗洞的情况下,该构造能达到防水、保温、隔热、无热桥、高气密性、低成本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能耗被动房装修改造专用可拆装窗体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被动房窗体存在的问题:超低能耗系统整窗都是由工厂订制完成,不可现场拆装,施工不方便,已竣工高层建筑不便吊装,超低能耗整窗成本巨大,普通窗有热桥的问题。
被动房是1987年由德国物理学教授菲斯特通过一系列物理学、生物学、健康学研究制造的一种高度舒适、恒温、恒氧、恒静、恒洁、恒湿的超低能耗住宅,于2011年引进中国;在住建部大力推动之下,为实现习主席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一伟大目标,各省、自治州、直辖市纷纷出台相应政策,节能减排,其中门窗在建筑能耗整体占比近50%;目前中国99%以上的建筑,都未采用被动房系统以及超低能耗被动窗,而且目前市场上的被动窗主要都是以新建建筑物配套用窗,多采用外挂式整窗设计,湖南吉米被动房科技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研发被动窗在装修改造领域的具体要求,于2019年开始设计专门用于既有建筑装修改造的可拆分式被动房专用窗,并进行多次项目试验、改进,到目前,已进行到第四代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水平,为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将该技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工厂订制时间长,一般为40-60天。
(2)整窗成本高,一般为2000-4000元/㎡。
(3)无法自行拆分组装。
(4)外挂式安装,为避免热桥,不直接在墙体中间安装。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发明一种构造,即坚固,又防水、保温,而且没有热桥:①金属坚固,但不保温②保温材料不坚固③木材保温但不防水④不能有热桥。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发明了一种低成本、耐用,又保温、节能,方便拆分装配施工的普惠性外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能耗被动房装修改造专用可拆装窗体构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低能耗被动房装修改造专用可拆装窗体构造,所述可拆装窗体构造设置有窗体;
所述窗体设置在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上,所述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设置在铝材框架上,所述铝材框架设置在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上,所述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设置在墙体上,所述窗体和铝材框架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和墙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墙体内侧或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室内保温层上部设有装饰面板,所述铝材框架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填充木板,所述墙体上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有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以及铝材框架,所述填充木板与窗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所述窗体采用三玻两腔被动式保温隔热玻璃,达到既可采光,又能保温隔热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防水承重聚氨酯保温板采用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达到保温隔热、防水、防腐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铝材框架采用铝型材,达到防水、防腐、支撑、固定的效果,再通过一系列设计,达到保温无热桥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0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