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毛细性能的超薄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9128.X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吕树申;赵凡彬;罗佳利;莫冬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毛细 性能 超薄 仿生 树林 状吸液芯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薄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其特征在于,铜基体具有天然的树林状结构,包括主干晶枝和分支,所述主干与基体表面呈垂直角或倾斜角,所述主干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分支为较小的微纳颗粒,包括二级分支或三级分支;所述树林状吸液芯结构还包括有主干间通道和分支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与基体表面呈垂直角或倾斜角,角度为1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的长度为1-2000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均匀分布,主干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500 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的粒径为0.5-100 μm。
6.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预处理的铜片作为阴极,以硫酸和硫酸铜作为电解液,采用逐渐增大电流密度的方法进行电沉积反应,最后在还原保护气氛下烧结处理,得到仿生树林状吸液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硫酸铜的摩尔浓度为0.4-1.0 M,硫酸的摩尔浓度为0.2-2.0 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密度增速为0.1-2000 mA/cm2/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处理的温度为200-100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91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