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7432.0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3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宏;丘兆仟;谢尚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6V40/1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特征 识别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含显示装置及感测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像素。像素中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子像素,至少一子像素包含至少一显示元件电性连接至少一切换元件。感测装置与显示装置重叠,感测装置包含分别对应像素的多个感测单元。感测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每一感测单元包含至少一感测元件。当显示装置与感测装置的空间频率关系为|4*(RE/100)‑(1/SU)|A时,第一方向等同于第二方向,识别装置满足以下条件式:A|4*(RE/100)‑(1/SU)|B;当显示装置与感测装置的空间频率关系为|4*(RE/100)‑(1/SU)|≤A时,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识别装置满足以下条件式:A|4*(RE/100)‑{1/[SU*Cos(ɑ)]}|C;其中RE为显示装置的分辨率,SU为感测单元的尺寸,ɑ为夹角,0°ɑ90°,B与CA,且A不为0。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装置大多具有身分认证机制,其中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分识别的方式是近年来的趋势。常见的认证方式为指纹识别,因为指纹识别易于整合在电子装置中。然而,目前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由于受到显示像素与感测元件之间重复性排列导致的摩尔纹路的影响,导致影像识别结果容易产生误判或准确度差的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降低摩尔纹路产生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仍是本领域努力研发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技术实施方式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含显示装置以及感测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多个像素,像素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像素中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子像素,且至少一子像素包含至少一显示元件电性连接至少一切换元件。感测装置与显示装置重叠,感测装置包含多个感测单元,感测单元分别对应像素,感测单元沿着第二方向排列,且每一感测单元包含至少一感测元件。当显示装置与感测装置的空间频率关系为|4*(RE/100)-(1/SU)|A时,第一方向等同于第二方向,且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满足以下条件式:A|4*(RE/100)-(1/SU)|B;当显示装置与感测装置的空间频率关系为|4*(RE/100)-(1/SU)|≤A时,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且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满足以下条件式:A|4*(RE/100)-{1/[SU*Cos(ɑ)]}|C;其中RE为显示装置的分辨率,SU为感测单元的尺寸,ɑ为夹角,0°ɑ90°,B与CA,且A不为0。
在一实施例中,A为生物特征的空间频率,生物特征包含多个重复图案,且空间频率为生物特征的两相邻的重复图案的峰或谷之间的距离的倒数。
在一实施例中,A大致在2mm-1到5mm-1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B大致在9mm-1到11mm-1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C大致在10mm-1到18mm-1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含光路调整层,设置于显示装置与感测装置之间,且光路调整层具有相邻的两遮光部及位于相邻的遮光部之间的至少一透光部,其中透光部对应于感测单元的感测元件的一部分。
本公开的另一技术实施方式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7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