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7137.5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肖金辉;赵展;赵盈皓;张强兵;程楚浩;谢明娜;黄紫琪;刘洋;赖林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B2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卢颂昇 |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桥梁 支座 脱空 时主梁 倾斜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布置检测点:在支座外周面的同一水平面上绕所述主座的轴线等间距地设置偶数个检测点,每两个所述检测点设置在同一径向上且为一组检测组;每一检测点上设置有位移检测器,所述位移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所在检测点和桥梁底面之间的位移变化;
最大位移检测:各检测点上的位移检测器测得位移值,挑选出位移值最大的检测点所在的检测组;
计算:根据挑选出的检测组中两个检测点的位移值,结合所述支座的直径,计算获得最大脱空距离,进而计算获得主梁倾斜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置检测点的步骤中,设置好位移检测器后,在桥梁无负载时,每一位移检测器测量所在检测点与桥面的距离作为初始值,后续测量的距离与所述初始值的差的为所述位移变化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的步骤中,挑选出的检测组的两个检测点分别为抬升点和下降点,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所述最大脱空距离:
式中,L为最大脱空距离,D为支座直径,ΔH1为抬升点的位移值,ΔH2为下降点的位移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的步骤中,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所述主梁倾斜度:
式中,L为最大脱空距离,D为支座直径,ΔH1为抬升点的位移值,α为主梁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倾斜度超出安全范围,则进行示警。
6.一种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位移检测器和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支座外周面的同一水平面上绕所述主座的轴线等间距地设置偶数个检测点,每两个所述检测点设置在同一径向上且为一组检测组;每一检测点上设置所述位移检测器,所述位移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所在检测点和桥梁底面之间的位移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筛选模块和计算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所述位于检测器的位移数据;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各位移数据中选择出最大位移数据所在的检测组的两个检测点的位移数据;所述计算模块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筛选出的两个检测点的位移数据与所述支座的直径进行计算,获得最大脱空距离,进而计算获得主梁倾斜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器为拉线式位移检测器,所述拉线式位移检测器包括检测器主体和由所述检测器主体内伸出的测量线,所述检测器主体在对应的检测点上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线的外端与对应的检测点上方的桥梁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器主体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中,将挑选出的检测组的两个检测点的位移数据分别作为抬升点位移数据和下降点位移数据,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所述最大脱空距离:
式中,L为最大脱空距离,D为支座直径,ΔH1为抬升点位移数据,ΔH2为下降点位移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中,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所述主梁倾斜度:
式中,L为最大脱空距离,D为支座直径,ΔH1为抬升点位移数据,α为主梁倾角。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桥梁与支座脱空时主梁倾斜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还包括预警模块和与所述预警模块连接的警报器,所述预警模块用于将所述倾斜度与预设安全阈值比较,当所述倾斜度大于所述预设安全阈值时,所述警报器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71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国民体质监测分析仪
 - 下一篇:用于玻璃配合料的混合设备
 





